驻马店融媒宣传下载
您当前所在位置:驻马店广视网>文旅>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机

百炼成钢终大儒十年守望在新民——拜见恩师王立群先生

时间:2016-04-02 23:32:10|来源:驻马店广视网|点击量:30719

    注:春节过后,送孩子河大上学,见到恩师王立群先生。他谈起与驻马店的渊源立即来了精神,身世、学术、感悟、追求..仿佛回到当年的讲台上一样神采飞扬,侃侃而谈。末了,老师自己也感慨:多少新闻单位预约采访都因时间和精力关系婉拒,想不到你驻马店的记者实现了愿望!回来后详加整理写成此篇访问记,对年轻后学及读者朋友当有借鉴与裨益。

 百炼成钢终大儒  十年守望在新民

——拜见恩师王立群先生

                                               李怀民  

    河南大学文学院王立群教授坚守央视“百家讲坛”十年,带领亿万观众梦越秦汉,溯回唐宋,体味秦皇汉武文韬武略,感受唐宗宋祖风云际会。历史镜鉴,央视平台,国民受众,独领风骚。想当年王老师可是三尺讲台上只属于我们这一众莘莘学子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节后送孩子到母校上学,非常荣幸地再一次见到恩师王立群先生。

 

 

我是河大中文系八六级学生。王立群老师教我们古代文学。王老师讲课慢条斯理,字斟句酌,分析人物性格见解独到,精深古奥之微言大义,经他有条不紊地阐述,同学们醍醐灌顶,恍然大悟。他坚持正体字(俗称繁体字)竖排版书,凡自己的课必提前10分钟到教室。直到现在,老师一手轻置讲台,一手空中挥动,微侧前身,一字一顿、娓娓道来的讲课神态宛然眼前。

讲课是门艺术,听课是种享受。王老师的课,我们得提前抢座位。

王老师擅长总结做人做学问的大道理。印象最深的是开学第一节课,老师用他那极具磁性和穿透力的男中音劝学:你们一定要重视课堂讲授,珍惜四年时光,不然等站到讲台上就知道书到用时方恨少啦!而以目前中国的教育机制,参加工作再回头进修补习,几无可能。

河大当年属师范性质,传道、授业、解惑是不二的职业选择。学生毕业分配到驻马店市教师进修学校,上去开讲《文选与写作》,对老师的谆谆教诲才有了真切感受。再后来,从事新闻工作,走遍驻马店日报,天中晚报,电台,电视台,广电报,每每觉得读书太少,写东西遍索枯肠,仍感词不达意,真是“不听老师言,急慌在眼前”啊!

王老师出身于耕读世家,父亲毕业于齐鲁大学英文系,母亲毕业于女子师范,自幼聪明好学,然而家庭出身让他历经坎坷。十三岁小学毕业不得不到民办初中半工半读。1965年高中毕业,高考成绩优异,报考清华大学土木建筑专业,盼来的却是一封不予录取安慰信,无奈,只好到一家工厂子弟小学代课。小学,初中,高中,一教14年。1977年恢复高考,年龄又超线。老师并不灰心。1979年,河南大学中文系汉魏六朝文学专业招收两名硕士研究生,他从80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我们是他留校任教的第四届门生。

“没机会,趴着;有机会,跑着!正视现实,不抱怨,不颓废,养精蓄锐以待时机。”这就是老师的人生信条。文革“破四旧”,“红卫兵小将”砸了校图书馆。老师从操场捡回一本《史记》,从此结缘。他曾在受访时感慨:“人说读书读懂现实,对我来说,现实经历让我读懂了《史记》。”王老师一生与书结缘,日日与书为伴,所为之事,不外读书,教书,买书,藏书,写书,出书。书籍是他的精神伴侣。1992年,好多人还没有摸过电脑,他已接触王永民五笔字型输入法,且会盲打录入!他自嘲:“做学问要有个性,不必懂那么多人情世故,我一生中当的最大的官是主任,前面还要加个‘班’字。”

毕业十周年(2000年),同学们团聚母校。见面会上,王老师谈起自己的治学之道:十年来,老师和大家一起成长,并没有停下追求的脚步;如果现在再给你们上课,会更上一个层次。果不其然,三年后,老师荣任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成为汉魏六朝文学研究界数一数二的泰斗级人物。老师是唯一一个教过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的全科教授。又三年,走上“百家讲坛”,大风起兮云飞扬,厚积薄发,语惊全国,在61岁已过耳顺之年一夜成名。

 

                        二

 

 时光飞逝几十年,如今的王老师桃李满天,名扬海内外,当年的一芥门生恐怕早已没有印象了。——从河大出版社偶得老师一套“百家讲坛”系列丛书,想请老师签名留念时,心里冒出这个念头来。

汝南老乡刘进才是文学院教授,老师的同事。他说老师日程紧张,时间珍贵,行事低调,婉谢外事及来访,平时出门都戴着墨镜口罩。退休后,在北京家里埋头著述,不常住开封。不过可以联系一下碰碰运气......

喜讯传来:老师在家等着我们呢!原来,老师前一天从外地回来,第二天还要离开,只停留两天时间,听说弟子登门拜见,二话没说,欣然同意。

赶早不如赶巧啊!

老师的家位于河大东门外的仁和小区,绿树掩映中一套单元房。老师打开房门,已经站在门口欢迎弟子了。回家的感觉油然而生!老师腰杆笔直,气宇轩昂,和电视形象一样不减当年风彩。居室不大,琳琅满目皆书籍;木桌不长,横溢才华尽承载!

丛书共14本,担心老师受累,只选了《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上下册)作代表。王老师还是那么干脆:“全部拿来,一同签上,然后再叙。”新书用塑料薄膜封装,学生笨手笨脚。王老师走上前取出一本:“新书开封有诀窍,把书本卷成U型,薄膜中间自然断裂,一揭就掉。”一边说一边示范,果然轻易就打开了。

嘿,又跟老师学了一招!

“八六级是特别的一届,印象深刻,将来文学院院史也会记上浓重一笔。毕业二十五年了,还没忘记老师,倍感荣幸啊!”王老师谈起他与驻马店的一段缘分:毕业留校那年,被派到驻马店讲古代文学函授课,一口气讲了5天,每天六个半小时,结束当天又接到长途电话,古代汉语老师生病了,又接着讲了5天古代汉语课程,整整10天,累得嗓子都发炎了。

为驻马店的教育事业、人才培养,老师辛苦了!

 

               

 

200179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架起一座“让专家通向百姓的桥梁”——百家讲坛,制订了严格的上镜条件和淘汰机制,不拘一格选人才。“学术造星运动”大幕开启。

20051224日,栏目组来到河大文史哲院系“海选”讲师。老师正在北京开会,连夜赶回,第一个试讲(好回家睡觉)。《鸿门宴》中的项羽,咣咣咣讲了二十多分钟,栏目组当即拍板。老师从此来了个华丽转身:从平时教学模式转换成电视讲座模式,把论文结构转换成戏剧结构。项羽是他走上“百家讲坛”主讲的第一个人物,一炮走红。吕后、刘邦、秦始皇、汉武帝、宋太祖、宋太宗、孟夫子、王安石、岳飞、苏武、屈原……一发不可收。能在百家讲坛坚持3年已算了得,而老师却成为坚守10年的常青树,被誉为“最学者化”主讲人。

“人才是弱势群体。”

“唯有埋头,才有出头。”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从说到做。”

“小人的存在会使我们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

“我走了41年(1965-2006),才走上百家讲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万千人。”

“让全民文化水平提高比带100个博士后还有意义。”

“人生四行:首先本身性,其次要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要行,你的身体行。”

——这都是老师一生的感悟。粉丝们心悦诚服:“我爱百家讲坛,更爱王立群。”还有人自称“王丝”“群众”……

老师也为此付出了健康代价。2009年,冠状动脉堵塞(98%),在北京做介入手术,心脏下六个支架,疗养一年才缓过劲儿来。现在之所以住北京,除录制节目、参加活动方便外,医疗条件是主要选择。

老师的微博粉丝超过五十万。201591日晚,老师发一条微博:“人生并非总是来日方长。”当晚两万关注量,有人问怎么这样感叹。老师说:“我今年已经七十整了,老骥伏枥,时光匆促啊!”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现阶段国家社会科学领域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权威性最强的项目类别。2014年度共立项171项,只有一项落户河南,就是由王立群主持、河南大学实施的“《文选》汇校汇注”。

“文选烂,秀才半。”萧统《文选》是我国现存选编最早的一部文学总集,收录先秦至六朝七八百年间一百三十多个作者作品七百余篇,影响深远。今天可见的专著九十余种,散见之考据、训诂、评论浩如烟海。老师的目标是“现存版本,力求一网打尽;历代资料,尽量无一遗漏”。校异同,判是非,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老师从行李箱里抽出一本书:“这是刚从台湾故宫博物院影印来的一个版本所费不薄。”该项目将耗时8年,预计出版书籍100本,突破2500万字。国家资助80万元研究经费,但对于这个庞大工程而言远远不够。“经费紧张,想法化缘。我的知名度也是资源,把影响力变成生产力。”老师说。

化缘?说白了不就是求人施舍吗?想不到功成名就的一代大师还要谦恭求人!进才教授说:“大师有大师的境界。学问越大,感觉自己越小,越接近真理,越逾加谦卑。”

老师在文化普及方面居功至伟,想不到人到晚年仍在学术研究领域孜孜以求!

老师最感欣慰的是传统文化的回归:“历史和当下是相通的,当大家能自然而然地从历史中获得启示、汲取智慧时,传统文化便自然而然地活了起来。”去年夏天,一位中央首长视察河南,点名老师陪同,郑州、洛阳、三门峡、登封、开封,5天行程,历数中原厚重。首长认可“百家讲坛”这档栏目,逢老师讲座必看。老师赠送首长一套丛书,并签名留念。行程结束,还“蹭”首长专列回到北京。首长是谁,老师保密,唯盛赞中央首长这么重视传统文化实乃国之幸也!

孩子说:“我是看着王教授的节目长大的!”老师笑了:“每个开学季,常有学生跑来对我这样说啊!十年了,我的节目或多或少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一种传统文化的陪伴,这也让我感受了坚持的意义。在年轻人心中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总有开花结果的时候。”

临别,请老师给下一代谈谈治学经验。

“有志于学者应有恒心,聚精会神,持之以恒,经过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积累,终必有所成!”

——浑厚慈爱的声音在大家心中回荡!

(作者简介:李怀民,河南大学中文系八六级学生,曾任驻马店市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驻马店人民广播电台编辑、《天中晚报》驿城区特约记者、《驻马店日报》记者部副主任、驻马店广播电视报社总编辑,现任驻马店广播电视台驻上蔡县记者站站长、主任编辑。联系电话:18503968977)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33-33456-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 责任编辑 / 朱剑锋

  •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 终审 / 平筠
  • 上一篇:樊登读书会驻马店分会举办第四期线下沙龙活动
  • 下一篇: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2.4亿 我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