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融媒宣传下载
您当前所在位置:驻马店广视网>文旅>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机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互联网+非遗” 大有可为

时间:2017-10-17 09:47:29|来源:|点击量:15910

9月15日,由中央网信办、文化部主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在近半个月时间里,来自近百家新闻媒体的200多名编辑记者,分赴贵州、山西、福建、湖北等省份,通过亲身体验、实地采访,感受中华民族旺盛的文化创造力和生命力。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互联网+非遗” 大有可为

国家级非遗皮影戏类传承人秦礼刚正在表演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追寻世界文化多样性、重塑我国文化自信、重建文化自觉、激活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等方面更是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自2001年,昆曲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遗保护工作已走过16年。这16年间, 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并建立了“国家+省+市+县”的四级保护体系,并逐步建立了非遗保护财政投入机制,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保护非遗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和有关国际规则的制定,不断深化非遗国际交流合作,可以说,近年来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社会参与的热情不断提高,非遗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结合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介的发展,创新非遗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也成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工程等具体项目。

 

 

当下“互联网+”风潮正当其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越来越受社会关注,“互联网+非遗”自然也成为颇具吸引力的话题。“互联网+”颠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传承、传播方式,使得中华优秀文化在互联网中找到了更好的表达形式。同时,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给文化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性和持久动力,成为非遗传承发展的“助推器”。相关学者及研究人员,也将网络传播、非遗以及文化纳入到“三位一体”的文化建设层面,使非遗这种最具有民族记忆的传承与文化,有更为明确的发展方向与未来。因此,不论从国家的文化战略还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来看,非遗依托网络传播,将大有可为。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互联网+非遗” 大有可为

贵州省蜡染技艺传承人独臂“画娘”杨而郎

 

“互联网+非遗”前景美好,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但发展之路切忌急功近利,放任自流,导致竞争失序、监管失控、利益失衡、标准失范、文化失真,最终变成烂尾工程。因此,“互联网+非遗”既要跟进互联网思维,也要坚守文化价值底线,如果仅仅是为了追逐新潮,沉迷炫技,而忽视了文化内容的生产,则无异于“买椟还珠”,陷入互联网潮流与非遗传统两头踩空的窘境。

 

 

生态重构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需要我们不断审视传统艺术在新语境下的变化。结合产业化的发展方式,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环境下的传播方式,在坚守传统艺术本质的基础上,运用国际化语言进一步展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的艺术魅力。如此,才能让古老的文化重新焕发光彩,也使得东方文化再次走向世界。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33-152433-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 责任编辑 /

  •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 终审 / 平筠
  • 上一篇:武汉:千名非遗传承人携两万件作品亮相
  • 下一篇: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2.4亿 我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