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融媒宣传下载
您当前所在位置:驻马店广视网>热点>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机

青记独家丨2021年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盘点

时间:2022-01-02 10:00:02|来源:全中看传媒|点击量:23542

以下文章来源于青年记者,作者黄楚新 陈智睿

青年记者.

新闻传播研究杂志,1942年创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导 读

2021年我国媒体融合呈现出创新性、系统性的突出特点,在地市级媒体融合发展、技术与内容深度融合、虚实相生的智能技术、链接万物的泛在传播等前沿实践中取得突出成就,面向未来的媒体深度融合蓝图已初显雏形。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同时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媒体的融合转型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机遇与时代挑战。媒体深度融合的蓝图已在2020年9月26日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全方位绘就,2021年的媒体融合正沿着国家顶层设计的指引进行创新性、系统性的融合实践。在社会多重要素的驱动下,我国媒体融合逐渐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组织架构、盈利模式、产业功能、技术格局,诸如地市级媒体融合发展、技术与内容深度融合、虚实相生的智能技术、链接万物的泛在传播等,都成为2021年媒体深度融合的显著特点。

历史坐标:媒体深度融合的

顶层设计与理念转型

2021年的媒体深度融合站在重要历史坐标,顶层设计与理念转型的要素共同驱动主流媒体的深入、多样发展。围绕深度融合的顶层设计蓝图,我国2021年传媒业发展在政策引领下迈向四级结构协同发展的方向。

(一)主流定位: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

媒体深度融合的持续发展需要国家顶层设计的支持与引领,其中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是媒体深度融合的重要表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全媒体传播体系的顶层设计,需要具体考察2021年我国媒体深度融合的主流定位。这也将站在建党百年与“十四五规划”开局的重要历史节点,架构起我国媒体深度融合具体实践的主流参照与前瞻理念。2020年9月26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同年11月26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两项有关媒体深度融合的顶层设计政策,共同成为指引2021年我国主流媒体融合转型的基本方向与典范。媒体深度融合在此过程中成为行业共识,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也在深度融合实践中获得系统性提升,其中涉及的政策延续、理念更新、实践指引等内容,成为解析2021年我国媒体深度融合的重要面向。

顶层设计不是静态的发展坐标,而是动态的演进过程,是在前期发展的基础上持续调适的蓝图规划。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是《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件中涉及的内容建设、先进技术、创新管理等要素是媒体纵深发展的基本尺度。从2020年9月26日顶层设计的提出并实践,到2021年3月16日广电总局印发《关于组织制定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2021年我国媒体深度融合的发展展现出多点开花、政策导向的特点,探索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在顶层设计的引领下,各个地方开始制定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并涌现出诸多典型案例。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北京市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计划明确提出6项18条重点任务,将在未来一至两年时间构建贯通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网上网下一体、大屏小屏联动、京津冀协同、央市区融通的新视听传播格局。

(二)协同巩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稳中有进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我国媒体融合的重点关注领域,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1.0阶段,机构重组、平台搭建、模式探索是其融合发展的主要特征。[1]站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历史坐标,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也在实践中进一步迈向质效合一、平台融通的2.0阶段。具体而言,伴随着内容要素、技术要素、人才要素、管理要素的纵深推进,中央级、省级媒体深度发挥外部驱动作用,2021年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逐渐呈现出定位明确、技术赋能、多方协同的特点。

发挥县级融媒体的集聚效应,巩固基层主流舆论阵地。县级融媒体中心基本已实现2018年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提出的全覆盖目标,在此基础上,全国范围内事实上已形成连通基层节点的媒体融合网络,媒体融合“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已转向媒体深度融合的巩固舆论阵地问题。浙江省安吉县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全国样板县,在其发展过程中坚持“融合、创新、跨越、共生”发展,立足本土打造主流传播矩阵,其开发与运营的“爱安吉”手机客户端以及微信公众号,充分覆盖本土区域并向外辐射影响力,巩固基层主流舆论阵地。

提升县级融媒体的服务功能,完善基层协同治理体系。“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运营模式是目前县级融媒体中心深度发展的前沿方向,这一模式创新性地将媒体的组织与资源优势转换为服务功能,实现资源重组基础上的本地用户再连接。在国家广电总局公示的2021年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先导单位、典型案例、成长项目中,安徽省蒙城县融媒体中心的“广电+乡村治理”综合应用平台成功入选成长项目,一方面,蒙城县融媒体中心的综合应用平台承揽全县视频数据传输业务,助力县政法委“雪亮工程”;另一方面,主动对接全省统一政务服务移动平台“皖事通”,形成省县协同的基层治理结构,提升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服务功能。

(三)腰部补齐:地市级媒体融合的重构链接

媒体融合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主流媒体结构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在媒体融合的前期实践中,中央级、省级、县级媒体的融合转型受到顶层设计的支持与引领,取得成效显著的融合成果。然而地市级媒体的融合转型虽有前期的自主探索实践,但始终未得到明确的支持与引领,出现一定程度的“腰部断层”情况。[2]2021年,媒体深度融合的重点在于巩固优势与补齐短板,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成为各地媒体融合实践的重点方向。

2021年3月12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明确提到:“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地市级媒体作为主流媒体的重要环节,是做强新型主流媒体的“腰部”支撑。在具体探索过程中,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的可见性不断提高,青岛市广播电视台获评2021年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先导单位,在融合传播、体系建设过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此外,浙江省嘉兴市广播电视集团的“禾点点”新闻客户端秉持“新闻随时相伴,服务在你身边,智慧点亮生活”发展理念,积极实践跨界融合的理念。截至2021年5月,用户数已达100万,日活跃用户2万人,智慧产业也在此过程中突破千万元,成为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的现实典范。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在2021年逐步实现发展壮大,并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实现中层媒体的链接重构,与“十四五”的战略规划方向高度契合。

纵深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

模式革新与跨界生态

在把握媒体深度融合历史坐标的基础上,主流媒体的具体纵深实践成为值得探究的新方向。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将不同媒体形式、产业结构、组织区域等方面的边界逐渐消弭,深度融合实践在服务大局的过程中实现技术与内容、引领与经营、媒体与产业的有机结合,这已成为媒体深度融合实践的新兴表征。

(一)服务大局:建党百年的媒体融合新实践

媒体深度融合的纵深实践需要明确自身的目的、定位与效用,在深刻抓住历史机遇与时代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媒体融合转型的新实践。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媒体深度融合面临着历史节点与舆论格局的双重考验,这也可以被概括为服务大局的媒体融合实践。对于具体的融合实践而言,媒体深度融合可以被高度概括为价值引领、塑造共识两个主要特征,在内容报道的过程中发挥出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精神价值。

以高度艺术审美实现主流价值引领。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的融合报道为例,总台对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报道具备艺术审美与政治引领的双重特色,一方面,借助自身的丰富传播手段展现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历史成就;另一方面,站在历史发展的纵贯视野描绘过去、当下、未来的发展脉络与趋势,在内容层面具备高度的传播价值与效果。与此同时,“央视新闻”等微博账号主动设置#建党百年文艺演出演绎脱贫故事#等热门话题,站在国家宏观建设与个体微观发展的视角实现深度融合内容的有效传播。

以主流价值引领实现整体共识塑造。媒体深度融合不仅仅是内容的精品塑造以及价值的引领传递,其带来的社会整体共识也是需要重视的方面。在2021年媒体深度融合实践中,不同媒体生产内容的价值引领,一方面,深刻发扬社会整体的核心价值观念,助推主流价值的入脑、入心;另一方面,引入情感传播的要素,寓情于“媒”,实现媒体深度融合的全效运营与情感动员,逐层累进地服务建党百年传媒大局。

(二)内容科技:技术与内容深度融合新趋势

技术要素始终在媒体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对于媒体深度融合而言,对前沿技术的发展追求仅仅停留在浅表层面,更进一步则需要把握好技术与内容深度融合的新趋势。2021年媒体深度融合的突出特点就是内容科技的作用愈发凸显,技术与内容深度融合已逐步迈向发展新阶段。

前沿技术赋能优质内容,实现内容有效、高效传播。在2021年的媒体深度融合中,技术要素虽然趋于平稳,但依然在关键技术方面对优质内容实现重组提升。例如,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的“老乡别急,我们帮你”脱贫攻坚直播带货系列公益活动项目,合理运用直播技术与媒体影响力开展脱贫攻坚的公益直播带货活动,用技术驱动内容形式的创新,并获得社会影响与实践价值。

优质内容反哺前沿技术,助力技术创新、及时迭代。站在内容发展的角度,媒体深度融合的内容产制同样需要前沿技术的持续发展,以内容的想象力拓宽技术的想象空间。2021年,广西广电局为11202个行政村建设“一村一屏”平台,覆盖超过600万户的农村用户,一方面是媒体的社会治理功能呼唤新技术平台的搭建;另一方面是本地优质内容助力技术普及发展,实现基层意识形态阵地的夯实巩固。

(三)经营探索:主流媒体可持续转型新模式

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不是“零和博弈”,而是相互促进的共赢关系。传统主流媒体迈向新型主流媒体正是这一过程的集中表现,对于其经营模式的探索而言,主流媒体需要通过结构性调整改变媒体架构、流程、机制,将媒体自身经营发展置于国家发展的历史节点。2021年,主流媒体的经营模式探索主要可以分为收入结构优化、特色资源挖掘等方面,媒体深度融合动力充沛。

在收入结构优化方面,相较于2020年的62%占比,2021年上海报业集团新媒体收入占比持续走高,新媒体对媒体融合转型的作用获得更深层次的凸显。[3]具体到新媒体盈利模式,浙江省宁波市的甬派传媒秉持全域发展的理念,为响应客户在营销、宣传、推广方面进行全程量身定制的媒体服务,开创媒体多维资源整合、深度创意策划、立足项目落地执行的媒体经营新模式。此外,2021年1月,甬派传媒与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成立宁波安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进军互联网安全信息领域,继续探索新的行业经营模式。

在特色资源挖掘方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立足自身前瞻信息的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玉渊谭天”融媒体品牌矩阵,在2021年媒体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持续采用“官方信息,民间表达”的方式输出优质内容。根据“新榜”统计数据,“玉渊谭天”微信公众号2021年11月15日至11月21日推送阅读总量达184374次,新媒体影响力初具规模并呈现持续发展的态势。在2021年湖北省媒体融合创新案例评选中,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融媒体中心的“媒旅新融合”云端见三峡获评内容创新类最佳案例,该案例创新运用本土旅游资源进行融合创新,为主流媒体可持续转型提供资源支撑。

(四)跨界融合:跨域合作的主流媒体新生态

跨界融合是媒体转型绕不开的话题,媒体深度融合仅凭媒体自身的资源与行动难以跨越发展鸿沟。随着互联网与数字经济的发展,传媒产业边界与其他产业边界被消融弥合,呈现出“液态”的产业发展现状。数字技术将媒体组织、集团企业、用户个人等部分有机结合,媒体的中介属性被互联网放大,跨域合作持续获得关注,2021年跨界融合继续成为媒体深度融合重要实践。

直播是推进跨界融合的重要方式,主流媒体既有的影响力基础与技术优势能够支撑其开展强导向、高质量的直播活动。在2020年的基础上衍生出形式丰富、定位明确的跨界融合案例,另辟蹊径地跨越传统媒体与新兴产业的边界。广西广播电视台的电商扶贫直播项目获评2021年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典型案例,广西壮族三月三直播电商节持续进行,现场设立“桂茶”“桂酒”“桂艺”“桂果”“广西米粉”五个特色展区,并搭建4个专业直播间,常驻的上千名各平台主播共同推介广西特色产品,运用直播电商深度赋能脱贫攻坚。

跨平台、跨地域合作汇聚融合发展核心资源,构建主流媒体融合新生态。2021年3月,四川日报报业集团、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继续深化川渝地区媒体联动,在媒体组织架构、内容生产、人才交流等方面实现跨域融合的新成效。此外,部分媒体紧密依托抖音等平台的传播优势,创新组建深度融合团队,山东广播电视台推出的“闪电MCN-Lightning TV”,着力打造山东社交短视频的优质品牌,2021年7月,“闪电新闻”的抖音短视频《国旗护卫队走了100步正步》单条播放量突破4000万,实现媒体融合生态的多屏共振,以互联网的技术基底实现媒体深度融合协同化、生态化演进。

技术格局:媒体深度融合的

内驱动力与领域拓展

技术要素始终是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核心要素之一,2021年我国前沿传媒科技持续更新迭代,在此过程中技术不断内嵌并赋能媒体深度融合实践。围绕技术发展,我国主流媒体在2021年的深度融合主要可以分为视听技术、拓展现实、普适计算等方面,并已取得初具规模的融合成果,这也为我国媒体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内驱动力。

(一)视听质变:超高清技术深度赋能内容呈现

媒体深度融合的基础是巩固主流媒体的内容呈现能力,其中视听体验始终是融合转型的重点方向。2021年,从中央到地方的主流媒体都在视听体验方面持续发力,在原有技术积累的基础上推出更加符合媒体用户感官需求的超高清视听技术。5G技术的发展为超高清技术的落地实践提供了传输信道支持,2021年10月2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奥林匹克频道及其数字平台在北京开播上线,这也是首个以4K超高清标准进行24小时播出的体育频道,多种技术的协同配合共同助力超高清技术对用户感官体验的优化。此外,根据2021年11月30日地方招标公告,广东省新丰县融媒体中心超高清播出平台建设项目以超过180万元的金额成交,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超高清技术建设也逐渐迈向深度融合新阶段。

超高清技术最终还是将落到内容呈现的维度,在2021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道路上,重大事件的报道将超高清技术的内容赋能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在2021年全国两会的报道中,新华社则与中国移动合作,依托5G、CAVE、MR技术推出“5G+8K+新立方演播室”,运用超高清技术展现全国两会盛况。此外,在2021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报道中,总台更进一步采用“5G+8K+AI”技术路线,首次在8K超高清试验频道开展春晚直播活动,为全流程超高清内容的制作提供最新的实践参考。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新技术背景下,新的内容呈现模式已在技术的加持下不断迸发出新的感官体验。

(二)虚实相生:AI、XR等新技术激活融合动能

虚实相生是媒体深度融合的前沿探索方向,指的是媒体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把握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运用人工智能、拓展现实等前沿技术拓宽媒体转型发展的路径。具体而言,虚实相生一方面代表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创生”的智能形象,展现的是以往“智能+”模式的延续;另一方面代表的是虚拟空间的实践、存有、融合,这部分内容象征的是媒体融合的空间转向,在不同空间的融合交叠过程中,主流媒体将探寻到新的发展、超越路径。

2021年11月,央视新闻联合百度智能云推出的AI手语主播亮相,AI手语主播采用语音识别、手语翻译、虚拟人像驱动等技术,将在明年北京冬奥会中为听障人士提供全年无休的手语播发服务,深刻展现智能技术与现实世界的纵深融合,以及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人文关怀。此外,在2021年全国两会报道中,人民日报“智能创作机器人”惊艳亮相,运用5G智能采访、AI辅助创作、全媒体智能工具箱等功能模块,激活全国两会内容创作并报道的内驱力、创造力。[4]

人工智能与拓展现实技术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对于人工智能而言,拓展现实技术提供了全新的想象空间,而对于拓展现实而言,人工智能技术则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形式资源。2021年媒体深度融合伴随着虚拟与现实的边界不断消弭,在2021年全国两会中,3D超写实数字人“央视网数字虚拟小编小C”已进行诸多内容报道实践。2021年的热播节目《国家宝藏•展演季》利用“AI+VR裸眼3D”拍摄技术,打造具有历史纵深感的感官体验,虚实相生在国宝的历史场景中获得生动诠释。此外,日渐兴起的元宇宙技术也正擘画媒体深度融合的新蓝图,虚实相生的前沿技术将给主流媒体带来深度融合新动能。

(三)泛在传播:普适、边缘计算勾勒未来方向

主流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在技术层面需要具有超越媒体的基本功能,也就说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调整媒体自身的功能定位,其中立足社会治理与服务的智慧社会、智慧城市建设就是媒体融合的深度表现。公共服务与信息枢纽作用被持续强调,国家广电总局在2021年11月22日发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开展智慧广电服务乡村振兴专项行动的通知》,文件中明确提到:“促进智慧广电深度参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乡村建设,广泛参与雪亮工程、平安乡村、党员教育、民生服务、应急服务、信息公开、远程医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媒体的功能定位在泛在传播的理念下得到提升。

围绕媒体深度融合的智慧社会、智慧城市建设,泛在传播的发展理念可以转化为普适计算与边缘计算的具体技术实践。普适计算指的是技术主体与环境融为一体,将媒体的服务功能内嵌于社会整体环境中,实现无处不在、全时服务的媒体功能。在我国2021年智慧广电建设过程中,普适计算的技术实践逐渐落实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例如在浙江省安吉县,基于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创新运用,融媒体中心与社会治理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此过程中整合全域各类数据资源,实现局域互联网络云存储、云计算、云宽带、云服务,切实提升本地服务与治理水平。

边缘计算则指的是面向网络边缘设备产生的一种高效云计算模型,传统云计算面临着实时性不足、带宽不足、能耗较大的问题[5],这些问题可以通过重新组织边缘设备的数据传输和计算模式来改善。落到实处,边缘计算的目标是解决普适计算过程中的边缘设备所产生的数据冗余,提升云计算与云服务的效率。在媒体深度融合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面向未来的智慧社会、智慧城市建设需要考虑到实时性、带宽、数据冗余等问题,这也是今年基层媒体深度融合所展现的发展趋势。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188-270232-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 责任编辑 / 刘洁琼

  •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 终审 / 平筠
  • 上一篇: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这些重点必须把握!
  • 下一篇:央媒观豫 | 河南:大美湿地 润泽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