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融媒宣传下载
您当前所在位置:驻马店广视网>艺术人物>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机

陶秉礼长诗《科学发展观之歌》研讨会发言摘要

时间:2018-08-31 16:14:18|来源:艺术天中|点击量:492152

放歌新时代 抒发大情怀

——陶秉礼长诗《科学发展观之歌》研讨会发言摘要

 

大时代大使命与大抒情

孙友民

一名理论工作者的大抒情

陶秉礼的职位是市委政研室主任,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党的政策。一般说来,搞理论的人,思想缜密,思维理性,应该长着一张逻辑的面孔。而今,一首名为《科学发展观之歌》的长诗,又让我们阅读了一张抒情的面孔。一个理论家偶尔的抒情,应该说也是人生的常态。但今天秉礼是大抒情、大感动,是一种一泻千里的方式,是一种热血沸腾的姿态,这就着实让人有点儿吃惊了。我们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有人论证过,二十世纪的后五十年的沧海桑田,比过去两千年的变化都大。中国古代的很多文人也在体制内生存,但他们过的都是慢悠悠的生活。一个人可以骑上驴子或乘着小船,一次慢游下来就是年而半载。他们没有被时代、生活和时间紧紧逼迫的巨大压迫感,人格和“诗格”都没有被异化。他们活的是自己。而我等生存在一个四面都存在着压力感的空间。如果打个比方,其实我们都是被装在理性的盒子里的一个个木偶。面对这种境遇,你的内心、你的脸上,还能剩下多少诗意和抒情?作者作为搞理论的人,比常人的脸上又多了几分沉思和凝重,在我们的想象当中,这种时代的境遇更是难以幸免了。因此,猛然见了他的这首长诗,我只有吃惊的份儿了。吃惊过后,对作者就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理性和感性的元素在一个人身上都能如此强烈地呈现、叠加,我们只能感叹这个人的超然,感叹他超出常人的定力——这是一种身居闹市而“诗意栖居”的定力。

诗说科学发展观的实验

《科学发展观之歌》是理论体系和实践的诗化叙述。用诗眼来扫描这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足见作者的大气魄,以及他试图驾驭宏大叙事的勇气。也只有将研究和践行这一理论作为事业来做,并且具备从理性中提炼诗性功力的人,才能驾驭如此之大的题材。不夸张地说,这是史诗的架构和气概!在当下,诗说科学发展观尝试的人不多。因此,这种为一个大时代书写史诗的雄心和行动,是令人钦佩的。

诗人与时代使命

读《科学发展观之歌》,让我联想了很多。想得最多的还是诗人与时代这样一个老命题。诚然,诗歌应该是个人心灵的映像,诗歌应当呈现的是人性。但是,诗歌之心更应当随着时代脉搏的跳动而跳动,随着普罗大众的悲喜而悲喜。屈原、杜甫这些光辉的名字,莫不是如此?他们是行走在坚实大地上的歌者,是人类大命运的述说者,历史和人民都能够记住他们。而今,我们处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一些神像已经倒塌。诗人们大都躲进内心,要么是愤者,要么是小资,都在营造自我的象牙塔,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抵达纯粹和深刻。一些人不屑于站在时代的风口,去大声赞美,去清新歌唱。这种只有低吟、没有高歌的时代,精神的低迷也就在所难免了。基于此,我们要呼唤诗人们时代使命感的回归。欣喜的是,这首长诗给了我们相信诗歌、相信未来的理由和信心。

 

政治性和艺术性巧妙结合的佳作

——陶秉礼长诗《科学发展观之歌》研讨会综述

记者 张大成

近日,由驻马店日报社、市作家协会、市诗歌学会联合举办的陶秉礼长诗《科学发展观之歌》研讨会召开。会议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驻马店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市诗歌学会会长刘根社主持。我市知名诗人和有关专家20多人参加会议。

陶秉礼是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研室主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坚持文学创作,并取得丰硕成果,出版有文学作品集《岁月无痕》等著作。

《科学发展观之歌》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近600行,除“序诗”、“跋诗”外,另有九节,创作历时一年,五易其稿,《驻马店日报》曾以整版刊发。《科学发展观之歌》深入开掘历史内容和思想意义,把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上升到一个充满诗情和哲理的艺术境界。该诗比一般抒情诗更概括、更集中,抒情性和政治性融为一体,格调高昂,气势奔放,音节响亮,大量使用长句和错落的短句。

会上,有八位同志先后发言,大家一致认为,《科学发展观之歌》是一首难得的好诗。它立意深远、大气磅礴,表现手法多样、文风清新朴实、节奏轻松明快、语言明白晓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鲜明的时代性、独特的艺术性、精辟的哲理性、丰富的知识性。与会人员对作者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扎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文学修养和驾驭重大题材的能力给予高度评价。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市作家协会主席刘康健说,读陶秉礼的《科学发展观之歌》如读郭小川的《团泊洼的秋天》,句句如烈火,声声似惊雷,让人振奋,发人深省。该诗有三奇,曰奇思、曰奇句、曰奇文。一曰奇思,科学发展观政治性强,驾驭不好会有失偏颇,然秉礼驾轻就熟,纵横捭阖,实乃大家风范;二曰奇句,诗歌大气,似溅珠奔玉;三曰奇文,洋洋洒洒数百言,启承转合,妙趣天成,诗意盎然。

驿城区老年诗词学会会长张学文说:“我和秉礼相识多年,他的人品很好,今天拜读了他的《科学发展观之歌》,不得不又钦佩他的才华。用‘德艺双馨’来形容秉礼再恰当不过。对作者这首长诗,如果要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酷’,用两个字形容,那就是‘太酷’,用三个字形容,那就是‘太酷了’。”

市公安局副局长、市诗歌学会副会长(执行)、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孙友民说:“读《科学发展观之歌》,让我联想了很多。想得最多的还是诗人与时代这样一个老命题。诚然,诗歌应该是个人心灵的映像。但是,诗歌之心更应当随着时代脉搏的跳动而跳动。而今,我们处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一些神像已经倒塌。一些人不屑于站在时代的风口,去大声赞美,去清新歌唱。这种只有低吟、没有高歌的时代,精神的低迷也就在所难免了。基于此,我们要呼唤诗人们时代使命感的回归。欣喜的是,这首长诗,给了我们相信诗歌、相信未来的理由和信心。”

西平县委书记、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张金泉说,一般诗人难以把政治和艺术很好地融合。但秉礼领导者的身份加上诗人的情怀,使饱满的激情和高超的诗意与政治文本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诗歌从古老的文化源头出发,加上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与深厚的诗歌修养功底,将政治抒情诗予以发扬光大——其诗歌力度有曲有张、有放有收。思接千载,广游八荒。兼具了许多诗人所抒写的政治诗特有的抒情形式,独创了作为个性化诗人特有的抒情特质,因此能够恰如其分地选择微观与宏观之处来表现这种宏大,从而使诗歌的感染力大为增强。

汝南县人民政府县长、诗人刘艳丽说:“拜读了陶秉礼的《科学发展观之歌》这首诗,我很吃惊,也很钦佩。能把科学发展观用诗歌的语言表达,这在诗歌界是不多见的。陶秉礼的这首长诗,很宏观、很全局,知识点很多,更有很多形象化的鲜活语言,足见作者作文水平之高。”

诗人孙联邦说,“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华章”是诗神中国的传承。诗人必须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怀、崇高使命和政治责任。作为一个政论诗人,他必须摒弃一个小“我”,写出一个大“我”,他要以飞扬的思绪、激越的情怀、博大的胸襟、理性的思考、恢弘的气度、丰富的语言去讴歌值得讴歌的时代,去礼赞值得礼赞的思想。我们的时代呼唤这样的诗人,我们的民族需要这样的诗人,而陶秉礼正是一位这样的诗人,他的诗作《科学发展观之歌》正是一首跨越时空的诗报告。

会上,大家还对该诗如何进一步提升质量,提出了修改意见。诗人胡济卫说:“一部优秀的作品,是在不断完善和修改中完成的。如果真要指出这部作品还存在哪些不足的话,我认为有两点:一是语言应进一步诗化,再展开一些,不要有图解概念之嫌;二是要讲究一下意境,也就是尽可能多运用一下诗的技巧,比如借代、隐喻和通感,让语言更具有张力,给读者留有空间。”市卫生局党委副书记、诗人高孟元说,作者应该在抒情的同时,写出时代的呼唤,写出人类的呐喊,剖析假、恶、丑的行径,讴歌真、善、美的内涵。这样,诗的立体感会更强,诗的教化作用会更大。

 

一首壮美的赤子之歌

张金泉

这是一首无比壮美气势豪迈的政治抒情长诗,整体看来,波澜壮阔,表述洋洋洒洒,语言自然流畅,内容丰富多彩。优美的诗歌韵律,深沉的作者情感,借助非同一般的丰富的想象力,作者思接千载,情注于内,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溢于字里行间。我们读着读着,仿佛可以感知到作者那颗热烈跳动的心,其爱国情怀借助诗歌这一语言外壳,得到了较好的表达。

这是一首值得肯定的政治抒情诗。这样的诗歌不可避免地要把一些政治概念引入文本中,一般诗人难以把握政治和艺术的融合。领导者的身份加上诗人的情怀,使作者以饱满的激情和高超的诗意与政治文本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古老的文化源头出发,加上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与深厚的诗歌修养功底,将政治抒情诗予以发扬光大——其诗歌力度有曲有张,写作角度有放有收。思接千载,广游八荒,兼具了许多诗人所抒写的政治诗特有的抒情形式,独创了作为个性化诗人特有的抒情特质,因此能够恰如其分地选择微观与宏观之处来表现这种宏大,从而使诗歌的感染力大为增强,使人读来深受感染。

陶秉礼的这首诗歌总体看来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既有思想性又有科学性; 二是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三是既有知识性又有文学性。

诗人曹纪祖曾经说过,一首好诗应具有三条标准:一是精神内涵的崇高与尊严;二是充满人性关怀与悲悯情怀;三是美学趣味的高雅。精神内涵指内在蕴含的力量,人性关怀是说诗歌的功效,美学趣味则是诗人自身修养在诗歌中的体现。我想,这首诗歌不能说全部具备了以上所述标准,却也基本接近了以上所述标准。

这首诗歌也有个别不足之处。诗歌中作者将一些政治口号直接引用,显得有些生硬,读起来不够自然生动,诗味不足;另外,“序诗”和“跋诗”的“诗”字可删去。总之,这是一首难得的长诗佳作,我们期待着作者更多新的作品问世。

 

诗意盎然 大气磅礴

刘康健

科学发展观,既宏阔且深邃,着眼于当下而纵目于未来,实乃罕世之卓见、今日之《易经》。但以诗歌形式存在,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矣。拜读《科学发展观之歌》,更觉得是一个奇迹。今秉礼怀凌云之志,发春雷心声,实属踏坎坷如平地,滔沧海如洗濯尔。诗有三奇,曰奇思、曰奇句、曰奇文。一曰奇思。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写诗,确属奇思;非有奇思者,不可选此题材。政治性较强,况属纲领性文件,驾驭不好,会有失偏颇。然秉礼驾轻就熟,纵横捭阖,诗兴大发,汪洋恣肆,实乃大家风范。二曰奇句。其文上下五千年,纵贯东西,具象灵动如龙腾虎跃;其文百炼钢化绕指柔,化蛹成蝶,诗歌大气,似溅珠奔玉。三曰奇文。其文洋洋洒洒数百言,从时空隧道,到思维嬗变;从胡须生长茂密的智慧,到写满浪漫主义的脑袋,让科学发展观成为自然而然的期盼,让以人为本收益累累硕果。启承转合,妙趣天成,诗意盎然。整首诗歌大气磅礴,层次分明。读陶秉礼的诗如读郭小川的《团泊洼的秋天》,句句如烈火,声声似惊雷,让人振奋,发人深省。

 

博大精深 立意高远

高孟元

秉礼同志工作之余,坐在斗室之中,思通古今,神及八方,跨浩瀚之空间、穿久远之时间、悟精深之心间,“三间”一体,洋洋洒洒,写出了近600行的长诗——《科学发展观之歌》,读后令人振奋,受益匪浅,足见作者思想的深邃、文学功力的非凡、匠心的独运。此乃大手笔也!

秉礼同志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他的长诗不是空泛地说教,而是透过理性过滤将思维的精华呈现给人们,让人们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尽可能地享受生活的水平、享受生存的质量、享受生命的韵律。这首长诗是对“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一次生动地诠释。

长诗不易驾驭,诗的影响力、穿透力、震撼力若能力透纸背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若能入脑入心地走进人们的记忆更是难上加难。古人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的这种教化作用千古依然,概莫能外,作者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长诗的穿透力和震撼力单靠抒情是不能够完成的,必须把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才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力作。在人类的进程中,在社会的发展中,一直存在着违背科学发展的行为,不仅仅是一时一地所为,而是多个民族、多个区域的存在。尤其是生态平衡的破坏,给我们的生存带来了无尽苦头;一些短期行为的政治效应,一些唯利是图的坑蒙拐骗,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颠覆性破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为此,作者应该在抒情的同时,写出时代的呼唤,写出人类的呐喊,剖析假、恶、丑的行径,讴歌真、善、美的内涵。这样,诗的立体感会更强,诗的教化作用会更大。

在诗歌立意的角度上,作者若在“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内涵的细化上再斟酌一下,更有益于诗眼的把握、全局的统揽、诗意的久远。

长诗在理性的思维上表现得很好,放得开,收得拢,但在表现现代科学发展的着力点、闪光点方面还显得淡薄,应加进一些“特写”的镜头,更宜于诗力的张扬。

 

深刻的思想 高超的艺术

赵新武

近日,《驻马店日报》不惜纸墨,用一个整版刊登陶秉礼的最新力作——《科学发展观之歌》。我摊开报纸,聚精会神一连读了几遍,掩卷沉思,回味无穷,深深地被文章吸引着、感染着、震撼着。陶秉礼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能抽出时间,静下心来,潜心钻研科学发展观,用诗歌的形式,洋洋洒洒600行,实属不易。

《科学发展观之歌》是一篇有着优美乐意的政治抒情诗,他用历史学家的眼光、理论家的思维、科学家的睿智、政治家的头脑,赞美科学发展观、歌颂科学发展观、诠释科学发展观。他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观察力,从宇宙到地球,从远古到如今,从国外到国内,从理想到现实,多角度、全方位、宽领域地阐述科学、理解科学。从科学发展是第一要务,到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等方面,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实质、理念、主题表白得清清楚楚。

《科学发展观之歌》是陶秉礼抒写内心世界的梦境,他把灵魂打开,将思想展现给读者。他不仅是一位充满火一样激情的诗人,更像一位有着冷静、深邃思考的评论家。地球老人说,它已很累很累/患上了严重的哮喘/母亲河奶水缺乏供给链/我们的上空被乌云抢占/资源露出肋骨……正是有了科学发展,地球少了许多伤感/人类少了许多烦忧/太阳张开翅膀/月亮露出笑脸……他从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遭到破坏说起,到科学发展的必然,不紧不慢把人类渴望科学发展的愿望展现出来,水到渠成地一气呵成。

陶秉礼的《科学发展观之歌》雄健壮阔,知识丰富,虽说没有甜蜜的梦幻、浪漫的情调、优美的画面,但诗的艺术魅力和广阔的思想、诗的政治境界,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这首诗,如春潮泻地,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燃放着作者炽热的政治火花,照亮着读者的心。

可以肯定地说,没有深厚的理论根底,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敏锐的政治头脑,没有对党的忠诚,是不可能发自肺腑地赞美科学发展观、理解科学发展观、传播科学发展观。陶秉礼作为在军中磨炼出来的领导干部,具备诸多方面的才能,他在完成大量繁重工作任务的同时,仍笔耕不止,对政治、对经济、对社会永无休止永不间断地思考着、观察着、记录着……

 

从时间开始

胡济卫

当我一口气读完陶秉礼的长诗《科学发展观之歌》后,脑子里闪现了胡风先生的《时间开始了》这部包括《欢乐颂》、《光荣赞》、《青春曲》、《安魂曲》(后改名为《英雄谱》)和《又一个欢乐颂》(后改名为《胜利颂》),共4600余行的经典长诗。《时间开始了》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在一部《六十年与六十部》的专著中位列第一。有人把这部诗歌称为“开国之绝唱”。交响乐式结构的诗篇,开创了新中国当代长篇政治抒情诗的先河。

我之所以把《科学发展观之歌》和胡风先生的《时间开始了》这一部长诗联系在一起,是基于如下几个原因:一是在我的印象中,《驻马店日报》自创刊以来还是第一次拿出一个整版刊发一首将近600行的诗作;二是《科学发展观之歌》也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驻马店本土诗人写出的第一首政治抒情长诗,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三是用诗歌的形式诠释科学发展观,就目前我能够看到的诗歌还是第一次。陶秉礼作为一名官员,在百忙当中能够挤出时间写出这么一部长诗实在是难能可贵和令人敬佩。

严格说来,《科学发展观之歌》这首诗是属于政治抒情诗的范畴。从《科学发展观之歌》一诗文本本身来看,不失为一部比较成功和厚重的力作,结构之严谨,内容之丰富,意境之高远,一气呵成,足见诗人驾驭重大题材的能力。诗人从“纵的”和“横的”两个方面对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实质进行了全方位地扫描和诠释,从宇宙、时空到纳米技术,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从圣西门、傅立叶到马克思和毛泽东等,无不体现了诗人睿智的思想和多学科知识的积累。这种黄钟大吕式的鸿篇巨制,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知识储备。

作为市委政研室主任的陶秉礼,对于科学发展观理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深入的研究,不然的话,是很难完成这样的作品的。当然,一部优秀的作品,是在不断完善和不断修改中完成的。如果真要指出这首作品还存在哪些不足的话,我提两条建议:一是把语言进一步再诗化一些,再展开一些,避免让读者看出有图解概念之嫌;二是要讲究一下意境,也就是尽可能多运用一下诗的技巧,比如借代、隐喻和通感,要让语言更具有张力,要给读者留有空间。以上只是个人的一孔之见,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时代中国的诗报告

孙联邦

陶秉礼于繁忙的公务之余,精心筹划、反复推敲、倾力笔耕的长篇诗报告《科学发展观之歌》,跨越时空,气势恢弘,是时代中国的政治抒情,是当代中国的诗报告,是划过雨水和惊蛰节气的一声春雷。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华章”是诗神中国的传承。从屈原的《天问》到杜甫的诗史,从岳飞的《满江红》到文天祥的《正气歌》,从郭沫若的《女神》到纪宇的《风流歌》,从王怀让的《河南人》到马新潮的《幻河》……无不折射出诗人们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怀、崇高使命和政治责任。作为一个政论诗人,他必须摒弃一个小“我”,写出一个大“我”,他要以飞扬的思绪、激越的情怀、博大的胸襟、理性的思考、恢弘的气度、丰饶的语言去讴歌值得讴歌的时代,去礼赞值得礼赞的思想。我们的时代呼唤这样的诗人,我们的民族需要这样的诗人,而陶秉礼正是一位这样的诗人,他的诗作《科学发展观之歌》正是一首跨越时空的诗报告。

《科学发展观之歌》具有恢弘的气度和理性的抒情。在“序诗”和“跋诗”中,诗人把视野放到四维空间,从宇宙、时空、隧道、人与自然纵横联系开始歌唱,以一种豪迈的气概和忧患的诗风,礼赞宇宙的伟大,吟咏自然的缤纷,讴歌歌白尼、布鲁诺们献身科学的精神,膜拜科学发展的女神,导引出博大沉雄的《资本论》和震颤世界的《共产党宣言》,导引出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科学社会主义的巨人,开辟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前沿。包括序在内的四个诗节,诗人扣住科学促进人类发展进步的基线,思绪奔流,飞瀑而出,穷尽宇宙沧桑,天道自然,世事人生,使读者心灵受到了一次科学洗礼。

诗人的翅膀在飞行,飞行到科学发展观这棵理论之树上。诗作中间的四个诗节,诗人以政论家的理论深度,抒发诗人的洋溢激情,形象热情地解读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燃放了一树绚烂耀人的诗篇。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核心是诗人的灵魂,是诗人引吭高歌的根本。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是诗人的血脉,和谐是诗人流动的气韵。诗人把深奥的科学发展观诗化为形象生动的诗歌教材。这并非诗人的政治撒娇,而是一位政论诗人的使命感和崇高的责任感。

总之,陶秉礼的《科学发展观之歌》,以诗论家的首创精神打破了这个春天的宁静,开启了河南诗歌乃至中国诗歌讴歌时代的红船。

 

读《科学发展观之歌》

赵容霞

秉承科学鸣黄钟,

礼从发展文华倾。

今子万言惊四座,

去岁三百六十工。

穷究深研解上意,

一诗高扬赛先生。

彩云宜散官禄轻,

唯有文章镌汗青。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489-218657-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 责任编辑 / 郭建伟

  •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 终审 / 平筠
  • 上一篇:驻马店作家:陶秉礼
  • 下一篇:牛红丽:驻马店文坛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