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融媒宣传下载
您当前所在位置:驻马店广视网>文旅>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机

夏朝人种什么、吃什么、得什么病? 夏文化论坛揭示4000年前的居民身体状况

时间:2022-06-28 09:36:34|来源:大河报·豫视频|点击量:17395

夏朝人种什么、吃什么、得什么病? 夏文化论坛揭示4000年前的居民身体状况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刘瑞朝 文 受访者供图

夏禹治水,禹都阳城,后羿代夏,少康中兴,夏桀亡国,作为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在古籍中多有记载。但是,在缺乏文字和足够多资料的情况下,如何证实夏朝是否真实存在过?夏王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6月25日,2022夏文化论坛在许昌禹州召开。多位专家学者针对夏文化发表报告,进行讨论。夏王朝是如何防范东夷势力西渐的?夏朝的民众平时吃什么食物?容易患哪些疾病?这些问题得到了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环境考古、手工业考古、同位素考古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和解答。

观点

夏王朝是否真实存在?

除文字资料外还有考古发掘的支撑

中国历史上,商代之前有一个夏代,在许多先秦文献中有着明确记载。《尚书》中的《甘誓》和《汤誓》分别记载了夏启伐有扈氏和商汤伐夏桀时的誓词,是夏人与商人世代相传的祖训。

经过几代考古人近百年的努力,夏文化探索和研究取得了极大进展,但仍有大量未知的东西需要探索。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明确指出:“夏代史研究还存在大量空白,因缺乏足够的文字记载,通过考古发现来证实为信史就显得特别重要。”

那么,夏王朝究竟是否存在?应该怎样判定夏王朝的存续呢?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曾明确表示,夏王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王朝,也是多元一体的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历史格局正式形成的时期,这样一个王朝的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考古学家就是要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通过发掘研究将那些没有记载的历史阐释出来。

研究夏文化可从商文化开始

要确定夏文化的起始与灭亡时间

研究夏文化,要重视商文化的研究,要从商文化做起。中国考古学会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唐际根说。考古学界曾提出“夏商分界”,如果商朝最早的起点不确定,那么夏文化的研究就会陷入很大的困难。

郑州商城遗址建立以后,发现了一大片城址群体,例如垣曲商城、望京楼、孟庄古城、大师姑古城等。因此在公元前16世纪初期,中原地区多个城址同时并起的现象其实可以用来给夏王朝的灭亡和商王朝的建立做注脚,都说明那时便有了王朝的更替。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侯卫东撰文说,郑州商城、偃师商城、新郑望京楼商城、焦作府城商城、辉县孟庄商城、垣曲商城、夏县东下冯商城等中原地区商代早期城市的营建,与二里头失去都城地位及多座二里头文化城邑改建的时间大体耦合,北方的下七垣文化和辉卫文化、东方的岳石文化、西方的东下冯文化等文化因素在此时大量汇聚到郑州商城和二里头,这段时间也与文献上的夏商之际相当,这些考古材料无疑是夏、商王朝更替的表征,二里头恰是夏王朝最后一座都城。

因此可以判定,夏文化的“尾”可以由二里头夏都卡定,可以此为基础上溯早期夏文化并寻找夏文化之“首”。

通过长期考古发掘和研究,夏文化之“首”可以追到龙山文化晚期已经是主流意见,但确认夏王朝早期都城的任务还很艰巨。

研究

河南夏文化居民的体质特征如何?儿童营养不良、死亡率较高

4000年前的夏朝,当时居民的身体状况如何?与当今的国人有何区别?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孙蕾说,通过研究郝家台、平粮台、焦作府城、叶县余庄等遗址出土的人骨,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可以管窥夏朝居民的身体状况。

龙山人群普遍存在牙结石和牙釉质发育不良。相较于男性,女性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占较大比重。

龙山至二里头居民多数未成年人及哺乳期女性的饮食中可能长期缺乏肉食,而且连新鲜的植物性食物也不能充分获得。因较差的营养导致未成年人极低的抵抗力,所以未成年人常患有化脓性脑膜炎。

退行性关节炎、施莫尔结节和跪踞面的出现,说明河南龙山至二里头的部分人群存在跪坐的习惯,生前曾长期从事高强度的劳动。

龙山时期的两性身高并不低于新砦和二里头居民,与河南先秦两性身高水平一致。

多种同位素研究分析夏代居民的“食谱”

夏代的人们种什么庄稼?吃什么食物?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蓝万里说,河南地区在龙山至二里头时期农业生产在整体上延续古代中国北方以粟黍为主的旱作农业传统,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稻作已经相当普及,大豆的栽培属性进一步强化,小麦开始出现并日趋重要,粟黍稻麦豆“五谷”的传统农业格局已经形成。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周立刚说,他们对郾城郝家台、叶县余庄、禹州瓦店等三个龙山到夏代遗址人群开展了稳定碳氮同位素和锶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郾城郝家台遗址的先民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食谱特征,分别以粟或稻为主粮。

锶氧同位素分析表明这群先民幼年时期都不是生活在本地,发生过整体迁移活动,其中一名女性幼年生活地区较远。叶县余庄先民整体以稻为主粮,大部分为本地人群,3名女性和1名未成年人为其它地方出生,后迁移到本地。

禹州瓦店遗址不同埋藏环境的先民都是本地人群,以粟为主粮,未发现明显的迁移线索。这些现象说明龙山到夏代中原地区存在多种不同形式的人口迁移活动,不同遗址的生业模式也有明显差别。

方向

多学科综合研究 勾勒出夏文化的丰满图景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了解到,本次夏文化论坛,旨在加强对夏王朝历史的全面认识,促进夏文化研究和传播。

与会专家指出,当前夏文化探索存在一定的困境,考古学单兵作战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研究局面,未来的方向是多学科、多视野、多方面、多角度揭露史实和背景。对夏、夏文化、夏王朝的探索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侯卫东也曾表示,夏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了夏王朝的整个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考古学、历史学、地理学、文献学、社会学、体质人类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以此勾勒出夏文化的丰满图景。

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说,目前河南已经制定了中原地区文明进程新的研究计划,计划围绕文明化进程,向上上溯至裴李岗文化,向下下延到夏文化,同时设置若干研究课题,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33-275838-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 责任编辑 / 张雪凝

  •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 终审 / 平筠
  • 上一篇:多地放宽人员跨省流动政策 全国旅游市场迎向上“拐点”
  • 下一篇:多家航司上线“未来飞”产品 秋冬旅游市场有望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