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融媒宣传下载
您当前所在位置:驻马店广视网>文旅>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机

80后文保专家:长城除御敌之用,还有防疫功能

时间:2020-04-27 09:23:50|来源:中国新闻网|点击量:13511

走着走着长城 成就最美过往

80后文保专家:长城除御敌之用,还有防疫功能

这处烽火台被作考古发掘后,发现其为砖式结构

80后文保专家:长城除御敌之用,还有防疫功能

尚珩在河北长城调查时测量墙体尺寸

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在古代除御敌之用,在当时、近现代社会还有防疫的功能。日前记者采访在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工作的长城专家尚珩时,他几次强调了长城的防疫功能。

尚珩还有另一个身份——长城小站站长。长城小站成立于1999年,一直致力于长城保护和知识普及,尚珩去年接了站长之职。国家文物局很重视小站的工作,2016年发布的《中国长城保护报告》“社会力量参与长城保护”章节中点名写到长城小站,长城小站的公众号里更是可以看到一系列的荣誉奖项。

尚珩出身考古专业,受家学影响,从小就对文史深感兴趣。浸淫于长城文化的十几年,从专业出发的他对长城有了更加冷静和深入的感悟和思考。

疫情

对沿线经济的损害要远大于踩踏

我们都熟知长城的御敌功能,而历史上其在防疫方面也曾起到不小作用。

一道长城,首先可以起到阻隔之用。尚珩举例,陕北地区曾经狼患泛滥成灾,威胁内地,而长城像是面对草原的一道屏障,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草原狼的进犯。

另外,民国时曾经暴发鼠疫。民国政府为了防止鼠疫蔓延,采取控制人员流动的方式,在长城便设置有关卡,对南来北往的人进行检测。山西在这方面所做最为突出,充分利用了其域内的长城优势。

长城在防止自然灾害方面作用也不小,比如对大风、洪水,都能起到一定程度的阻隔作用。

此次新冠疫情期间,长城景区也暂作封闭,游人减少,人为踩踏有所减轻,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长城?尚珩说,虽然长城免遭了踩踏,但疫情对长城沿线经济的损害要远大于此。比如怀柔区的农家院基本靠长城旅游生存,疫情期间,村庄封闭管理,游客、实习的学生无法前往旅游、实习,客流量的稀少对经济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长城这个地方属于捧着金饭碗要钱。”尚珩慨叹,今后如何理解保护和利用,使两者结合得更好,始终是一个重要课题。

行走

最悬的一次,是冬天走祖山

尚珩1984年生人,父亲以前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虽然做行政工作较多,但对他影响颇深。尚珩笑说,很多人在高考时会有迷茫,不知道要学什么专业,我特别明确,就是要学考古。

尚珩期望用实物去和古人对话,觉得那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在读明代戍边名将戚继光撰写的书中,他想到了金山岭长城,“那是戚继光的一个实验场,在戚继光写的书里所看到的内容,在金山岭几乎都可以看到实物,而这些东西到其他地方是很难看见的。比如戚继光要求守卫垛口的士兵要把名字写在垛口边的墙壁上,现在我们在金山岭就可以看到当时写名字的地方。”

考古专业当年属于冷门,报名人少,录取分数低,“不但好考,还好就业”。尚珩本科班42人,有22位到考古工地实习,毕业后便去各地的考古所工作。考研,也好考,冷门,分数低,人数少,毕业后顺利到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就职。

从1991年第一次上长城八达岭之后,尚珩顺势走了司马台、居庸关、黄花城、黄草梁等处长城。1999年,走古北口,那一次给尚珩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那是他第一次行走穿越线。“从古北口走到金山岭,再走到司马台,那一次走了三天。”第一次走野长城,而且是连续穿越,长城的绵延悠长由此增加了他的感性认识,对他之后的路影响至深。

2001年去过黄草梁后,尚珩发现了长城小站。

“从黄草梁回来,写了一篇游记,就想要不要在网上发一下,一搜就搜到了长城小站,一看挺喜欢就点进去了,里边有一个长城论坛,在那里发了这次旅行的游记。现在那个论坛还在,保持1999年的初创风格,特别low。”之后,尚珩就和小站的朋友走到了一起,常常参加他们的线下活动。

2003年后,尚珩开始系统走长城,背起大包,装上帐篷、睡袋,“负重大概一般在五六十斤,而且因为走的人少,路都不是很好走,所以都比较辛苦”。尚珩回想,当时交通不便,也没有攻略可参考,所以尚珩和朋友们出去一般需要包车,利用五一、十一长假。“坐车到一个点,然后背着包走。一般扎营两个晚上,第三天中午下山,去村里补给一下。”这样一点一点走下来,到2006年,从河北东部到北京平谷这一带的长城,尚珩和朋友们已经基本走过一遍。

2004年走祖山,是尚珩和小站朋友走得最悬的一次,也是他第一次冬天走长城长线。那是一个林场,现在是一个景区。

尚珩印象中,祖山方圆几十里没有人烟,植被特别好。“当时我一直认为那个地方是1933年长城抗战之后,日本人在长城沿线修的千里无人区的一小块残留。”

尚珩和两个朋友利用春节长假,年三十晚上到达秦皇岛,初一一早上山。“特别冷,而且白天时间短,从早上8点到下午4点,每天走不了多少就得扎营。”按照以往经验,第二天午后都能找到补给处,但在祖山找不到。到第三天,水都没有了。“虽然冬天耗水少,但没水也不行啊!”尚珩们想办法,找阴坡处的积雪,“这是冬天的好处”。他们把积雪表层的脏雪拨掉,捧里边稍干净一点的拿来化掉喝下去。但实际上尚珩他们都知道这样不好,因为雪的泥含量比较高。

又忍一晚,第二天一早他们判断方向,沿山谷向河北也就是长城内侧走,“因为那里肯定有人”。在接近山顶处发现一处泉眼,沿着泉眼向山下又走5个多小时,终于见到一户人家,“那个人自己包了一片山,在那儿种核桃”。略歇歇脚,再走。3个多小时后,出山见公路,已是下午了。

变化

照片、网文成了盗贼指路牌

近几年,尚珩明显感觉到了长城沿路的变化。“祖山修了路,走势好极了,简直成了阳光大道,基本上就是我们当年走的那条。”

现在去长城是方便,以前是神秘感。“现在每天走多少,大概能看见什么,心里基本清楚,以前完全不知道,也没有攻略和资料可以查。即便资料上有,也是文字,带不来感性认识。”当时尚珩和小站朋友会向碰到的放羊人询问当地情况,现在不用,攻略比老乡们讲得还清楚。

以前的长城上因少有人迹,几乎见不到垃圾和刻字。“现在我们看见石头上有刻字都会骂刻字的人,但我们当时看见会觉得终于看到了人啊!看见垃圾也一样,哪怕是一个烟头,都会有特别高兴的感觉。”尚珩在走河北东部长城时,在一个烽火台中看到“长城四怪”的刻字,背包走得正累,猛然看到这么个刻字,亲切感油然而生。“当然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尚珩说。

另外一个明显变化,是文物丢得多了,尚珩认为一部分原因是爱好者处置不当惹的祸。

长城上有不少明代遗留文物,像带字的砖、石碑,河北东部、北京深山区都有。“但很多地方10年前去看到的,再去没有了。比如祖山,2004年去时,基本每座敌楼都有一块石碑,碑上刻着修建时间、修建人、碑的尺寸,现在很多都失踪了。”

“还有古北口,有人为了偷一块好砖,把周围的砖凿掉,这样就在墙上弄出好多坑。而这些人有了好砖还不满足,他把那些品相不太好的砖也凿毁。”尚珩说,类似于这种事挺多,河北东部比较严重。

还有一个重要特点,以前的人消息闭塞,而今大家去玩都拍照片,也喜欢发到网上。尚珩的一个朋友就是这样。他在某处看到了一块北朝时期的石刻,发现没人管,周围布满垃圾,于是拍了照片,回来发到公众号上,一年后,他再去看这块石刻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33-252884-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 责任编辑 / 杨丽

  •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 终审 / 平筠
  • 上一篇:三毛亲属起诉《见字如面》 是否构成合理使用成焦点
  • 下一篇: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2.4亿 我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