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融媒宣传下载
您当前所在位置:驻马店广视网>文旅>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机

行走在江湖与庙堂之间-陈寅恪家族的背影

时间:2019-03-04 09:43:13|来源:澎湃新闻举报|点击量:30463

行走在江湖与庙堂之间-陈寅恪家族的背影

陈寅恪

1

春节绵绵细雨中,我们驱车在家乡的山道上,目标是位于一个叫竹塅村的陈家大屋。这里诞生了近现代“义宁陈氏五杰”,其中,陈宝箴、陈寅恪为公众所熟知。

虽然用了导航,我们还是在万山丛中迷了路,不得不几次下车询问乡亲。此地距离县城不过三四十公里,虽为乡梓,此前我并没有机会前来访问。

实际上,黄庭坚故里双井村距离我的外婆家也不过十公里。我的唯一一次造访是在中学时代,拜我们可敬的班主任何千军先生的安排。他刚刚大学毕业,学成归来,苦心孤诣要帮我们拓展视野。他倡导的晚自习读报时间,是我们的精神盛宴。双井村的春游,是他的另一次伟大行动。

不知道他从哪里找到一辆解放牌卡车。我们站在敞篷的车斗里,就像一群放飞的鸟。卡车在简易公路上拉起一道灰龙,那威风凛凛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的确,这些历史的“遗址”引起人们注意,不过近几年的事。我们在某个岔路口,与那个叫“传统”的东西已经分道扬镳很多年了。

2

大屋修缮得很好,是我熟悉的老家传统。

几十个房间围绕两个天井布局,秩序井然,功能清晰。随便往哪个角落一站,那种大家庭老老少少休养生息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而如今,这些房间恢复成当初主人生活时的样子,墙上布上了展板,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这个家族的历史与许多细节。

陈氏家族的百年史,与中国近代百年发展轨迹相起伏。伟琳、宝箴父子起于抵抗太平军,以军功登上政坛;宝箴、三立父子重挫于戊戌维新;此后三立转走边锋,成为江西诗派翘楚;到寅恪、隆恪、方恪兄弟一代,则远涉西洋学习,成为学养深厚的学者或艺术家,已然是另一种风景。

一个厢房里赫然挂着的一幅王阳明的画像,把我拉回现实。这仿佛是陈氏家族史走向的一个简洁注释。

3

中国草根家族的“逆袭”,不外乎科举、军功、经商三途。

在盛世只有靠读书,十年寒窗,金榜题名,获得出仕机会。黄庭坚家族,在有宋一代产生四十余名进士,对宋代政坛颇有影响。在乱世,除了读书,还给一部分人创建军功甚至是霸业的机会。而经商从来都是末流,像胡雪岩,到时候还得捐个功名,才方便在这个世界上与方方面面周旋。总之,要殊途同归于“官”。

陈宝箴传承父业,以科举进阶,军功入仕,由游幕到游宦,官至独抚一省的封疆大吏,走过的是一种许许多多中国士子所向往的人生道路。

1730年,陈宝箴曾祖父陈公元从福建上杭迁入义宁修水,种茶为业。一个世纪之后的1831年,陈伟琳的三公子宝箴出生。陈氏热衷于兴办义学,晴耕雨读,在此氛围下,宝箴20岁时乡试中举,成为陈家第一个获得“功名”的子弟。

正当陈氏父子踌躇满志之际,同年,另一支客民的后裔、38岁的塾师洪秀全宣布成立“太平天国”。

在动荡的时局面前,颇受王阳明学说影响的陈伟琳显示出他的见识和魄力。几经周折,伟琳父子创办了旨在保卫乡里的“泰乡团练”,成为与太平军鏖战的一支劲旅。

1857年,伟琳积劳成疾病逝,宝箴重整兵甲,以战功获得“候补知县”的褒奖。1863年冬天,陈宝箴应曾国藩邀请入其幕府。五年后的1868年,在曾国藩调任直隶总督之际,陈宝箴“以知府发湖南候补”,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

不久,他将家眷从义宁接到长沙。自此宦海沉浮,始终离长沙不算太远。

治理湘西一年后,宝箴因母亲辞世,回到长沙守制三年。此后,先后担任河北道、浙江按察使、湖北按察使等职。在湖北按察使任上,他深得张之洞重用,亲身积累了办理实业的经验。此时,长子陈三立逐步参赞左右,与父亲在家事国事风雨如晦中建立起了患难真情。

1894年《马关条约》签订,陈宝箴痛哭“无以为国矣”。次年,经荣禄举荐,以湖南巡抚之职,回到了他最熟悉不过的长沙。这次回湘,他虽已是65岁的花甲老人,但决心“营一隅为天下倡,立富强根基”。像人们所熟悉的那样,他成为维新运动中最为人瞩目的焦点。三立全力辅佐父亲,被称为“维新四公子”之一。

陈氏家族的世俗事业,至此达到了顶峰。

4

陈宝箴的死因,当事人史料一直语焉不详。清史稿也没有详细记载。三立的记载是:“是年(1900)六月二十六日,忽以微疾卒,享年七十。”

而陈家大屋的介绍,则是“被慈禧迫害致死”。这估计与1987年一条鲜为人知的材料被公布有关。

这条材料来自近人载明震之先父远传翁(字普之)撰著的《文录》一书。其手稿记载: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六月二十六日,先严千总公(名闳炯)率兵弁从巡抚松寿驰往西山肙庐宣太后密旨,赐陈宝箴自尽。宝箴北面匍匐受诏,即自缢。巡抚令取其喉骨,奏报太后。

“取其喉骨!”

当我读到这样的字眼,颇有惊心动魄之感。其野蛮残忍,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这对三立而言,则是一场精神上的浩劫。随之就是庚子惨祸和“国朝”的土崩瓦解。他自南昌迁居南京,字号“散原”。他的最后护卫自我尊严的武器,就只剩下那以古诗文为载体的文化意识了。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城破。住在姚家胡同三号的三立旧病发作,索性拒药拒食,在悲愤中离世。

晚年的三立身上充满悖论。一是“国朝”垮塌之际,他对这个有弑父之仇的清朝廷竟然有“勤王”之举。这多少有点匪夷所思。二是他致力于诗文,成为同光诗魁,有“南陈北王”盛名,尽显“刁遗”心态,但与此同时,他却将衡恪、寅恪送往海外学习西学。

无论如何,这是个不错的安排。

5

陈三立去世时,陈寅恪47岁,已经是年近半百的中年人了。

对于父辈际遇,他曾有诗:“家国旧情迷纸上,兴亡遗恨照灯前。”这位游学海外达20年之久的义宁陈氏后裔的人生事业,自然远离政治,成为一名纯粹的教师和学人。

但遗憾的是,这个“教授中的教授”,虽然双目几近失明,却仍然无法逃离时代旋涡的裹挟。

1949年,他没有去台湾,而是在好友陈序经的邀请下南下广州,到岭南大学任教。这个选择的缘由,竟成“公案”,甚至时下仍有人在揣度。

我曾访问位于中山大学内的陈公故居。在偌大的校园,这座小楼并不好找。记得是一个炎炎夏日,来到学生所指的小楼前,我已挥汗如雨。

小楼有两层,周边环境清幽。楼前的白色水泥路,应当就是当年陶铸为陈公专门修筑的,仿佛可以想象老人在夫人搀扶下缓缓散步的情景。

在陶铸的关照下,陈寅恪在广州有近20年相对平静的美好时光。直到陶铸自身不保。

我来到了故居门口,大门紧闭。我无意非得入内。门牌“陈寅恪故居”五字是饶宗颐先生所题。门口有陈寅恪先生的铜像,瘦小的身材,弱不禁风,拄杖欲立的神情,显示出难以抗拒的坚毅。

我不是史家,无意去考证陈公当初的考虑。像他这样一位学人,避走而善终固然不错,而“殉道”于他所秉持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未必不是“死得其所”。

6

从1868年宝箴从政,到1969年寅恪坠落,时光长河,就这么浩荡奔流了一个世纪。无论处江湖之远,还是居庙堂之高,他们的命运似乎早已注定,劫数难逃。

如今,他们的孩子们也已堪堪暮年。他们回到故里,收拾遗落的片瓦,排比泛黄的家书,从尘埃中打扫出来一座“陈家大屋”,稍可从容片刻,讲述一个百年的家族故事。

2018年3月26日,北京

本文选自《面朝大海.烧水煮茶》,中国文史出版社2019年出品,责任编辑:全秋生

行走在江湖与庙堂之间-陈寅恪家族的背影

图书简介:这是一部内容与品相兼优的旅行文化随笔集。书中有大海波涛汹涌,亦有岁月之茶弥香,更多的却是中华大地许多人迹罕至的旮旯渐次展示出来,那原汁原味的地理风貌,千年的历史风云,江山更替岁月旧痕,风流人物竞豪奢,在作者奔跑的笔下娓娓道来,无不风平浪静、内敛深沉。正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灵魂与肉体,总有一个在路上前行。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33-231987-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 终审 / 平筠
  • 上一篇:圆明园文物虎鎣是干什么用的
  • 下一篇: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2.4亿 我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