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融媒宣传下载
您当前所在位置:驻马店广视网>文旅>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机

一代名相寇准

时间:2019-03-01 06:24:26|来源:凤凰网|点击量:57481

 寇准(961—1023年),字平仲,北宋华州下邽县棠村里(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官底镇左家村附近)人。清廉刚正,果断善决,谋事有方。考中进士,先后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随后任右正言、直史馆,授右正言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擢拜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拜参知政事,两次为宰相,最后贬谪道州司马、雷州司户参军。为官四十余载,先后辅佐宋太宗、真宗、仁宗三位皇帝安邦治国,功名远扬,尤其在抵抗辽兵入侵的澶渊之役中功勋卓著,成为彪炳青史的一代名相。

少年英才巴东知县

寇准生于名门望族,善诗能文。先世曾居太原太谷,后移居冯翊(今陕西大荔),最后迁至下邽。曾祖父寇宾、祖父寇延良都饶有学识。父亲寇湘博古通今,后晋开运年间考中进士甲科,因屡建勋绩,被封为三国公,追赠太师尚书令。

一代名相寇准

寇准画像

寇准少年顽劣不羁,颇爱飞鹰走狗。寇母一怒之下,用秤锤砸中他的脚,流血不止,寇准由是“折节从学”。“从师入学校,趋隅占对,毅然有成人风采”。七岁时随父登华山,就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诗句。十五岁时,就能精习《春秋》三传。

太平兴国五年,十九岁的寇准考中进士。当时宋太宗不喜欢选用年轻人才,有人劝寇准多报几岁年龄。寇准却说:“我正思进取,岂可欺蒙国君!”凭满腹经纶,在殿试中被破格录取。

寇准出任巴东知县,爬山涉水,体察民情。整肃县衙,秉公断案,劝农稼穑,减轻赋税,引进适合山区耕田的犁铧和良种。为了防止额外增收,把县中应当纳税、服役者的姓名等项,张榜公布。凡是应该缴纳赋税者,无不如数按时送交。寇准扬清风,施善政,深得民心,县域政通人和,百业兴旺。老百姓亲切地称年轻的寇知县为“寇巴东”。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曾凭吊寇准说:人知公惠在巴东,不知三朝社稷功。

寇准以风节著于时,其诗藻思宏逸,骨韵高远,曲尽风雅,晓畅流利。其五言诗言简义丰,情思凄婉;七言诗意新语工,吟咏深沉。被奉为晚唐体诗人的盟主。有《忠愍诗集》、《忠愍文集》留世。《全宋词》共辑其词四首。

谏言诤臣抚番使者

寇准在主持三司工作期间,“以六判官分掌之,繁简始适中。”在中书,“凡有为多不用旧例”,不以资序,而唯才是举。“我欲思投笔,期封定远侯”,“我徒旷达由胸臆,耻学鲰生事文墨”。他积极进取,革除弊政,树立了与举朝文武迥然而异的政风。

寇准是极言直谏的名臣。众官建言与契丹议和,他直披肝胆,亟陈利害:契丹屡屡犯我边疆,只应加派劲兵驻守,不可与之讲和。一次因奏事切直,惹得太宗发怒,起身就要退朝。寇准却上前挽住衣角,让太宗坐下,继续劝谏。太宗对寇准甚是嘉许,说:“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淳化二年春,天大旱。朝臣多推说是“天意”,寇准却说是刑罚不当。祖吉与参政王沔的亲弟弟王淮都贪污受贿,而且王淮贪污受贿的数额远在祖吉之上。但祖吉被诛杀,家产被籍没;而王淮只杖于私堂,且不久又复其官,用法不公,上苍能不发怒吗?王沔当堂谢罪。

渭水南北居住着一批“番民”。秦州知州温仲舒把渭南的番民一律逐到渭北,还修筑栅栏、堡垒,阻绝番民的往来。番民对此十分不满,时常寻隙滋事。

寇准建议说:“唐朝帝王注重汉、番各民族的友好交往,大臣宋璨等也主张不赏边功,终于形成边疆的安定局面,出现了开元年间的太平盛世。而今,封疆大吏贪赏邀功,以至轻启边衅,怎能不招致祸乱呢?”太宗改派寇准前往渭北安抚番民。寇准迅即拆除渭水南岸的栅栏、堡垒,恢复了番民的帐篷庐舍,调和了当地各族人民的关系。从此,秦州境内出现安定、和平的局面。

画策良相定盟勋臣

朝中围绕立嗣君展开了激烈的党争,寇准在太宗面前及时释疑,改立襄王赵元侃为皇太子,安定太子之位,确保了朝廷政权的顺利交接。

景德元年十一月,辽兵大举南侵,兵锋直指黄河北岸的澶州(今河南濮阳)。群情惶恐,朝野震惊。朝臣多持南迁之策,寇准力排众议,请御驾亲征,身赴前敌。

宋真宗驾抵澶州北城,远近将士和百姓望见御盖麾旗,踊跃欢呼,士气振奋。辽兵孤军深入,急于求战,统帅萧达揽到阵前督察军情,被北宋威虎军首领张环射死,双方战局发生了转变。萧太后秘密派使臣来议和。宋真宗无心久战,派亲信曹利用出使辽营,并授意说:“只要辽方退兵,每年可赠他百万金银布帛。”

寇准不同意馈送金帛之事,且欲令辽国称臣,使之献出幽、蓟十六州土地。君命难违,又出现了关于他拥兵自重的流言,无奈之下,他对宋朝使臣曹利用说:“虽有旨许百万,若过三十万,将斩汝!”曹利用真以三十万而和成。“澶渊之盟”后,宋、辽两国边境安定了百年之久。

“欢盟从此至今日,丞相莱公功第一。”北宋名相王安石后来写下佳句,颂扬寇准在澶渊之盟中建立的不朽功勋。

无第宰相青天忠魂

寇准官位升到执掌国家大权的宰相,却没有为自已建造一所私宅府第。一生跌宕起伏,无论官居何处,只有一处普通住所,深为黎民百姓敬仰。当时处士魏野作诗赞曰:“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

寇准年过花甲被贬为雷州司户参军,虽然身为谪官,却不以去国而丧志,不以位卑而不为。他指导当地居民学习中州音;传授农业技术,兴修水利;解说天文地理,力避邪说;修建真武堂,收徒习文学艺,传播中原文化。

一次辽国使者到宋都汴京,问谁是“无地起楼台”的宰相。朝庭官宦们都羞愧得面面相觑,无人回答。

寇准在雷州病逝后,其妻赵氏请求朝廷搬运寇准灵柩。但因所拔费用有限,只得寄埋洛阳。灵车北归,取道衡州、公安等县。沿途官民插竹路祭,据说后来都成活为林。人们争为修祠立庙,年年按时祭奠。明代文人戴嘉猷路过公安,曾题写“万古忠魂依海角,当年枯竹到雷阳”的诗句。

寇准在民间久享盛誉,所到之处百姓均以“寇青天”相尊称。当时就流传有“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的说法。有人还挂起寇准图像,上面写有“今作阎罗王”的字样。

功扬千秋位列三贤

明道二年,宋仁宗为寇准昭雪,归葬下邽县今临渭区官底镇左家村南。敕令恢复寇准“太子太傅”、“莱国公”官爵,赠官中书令,谥号“忠愍”。皇佑四年,仁宗又令翰林学士孙士卞为寇准撰写《莱国公寇忠愍公旌忠之碑》碑文,并亲笔为碑首篆书“旌忠”二字,以示褒扬。

一代名相寇准

寇准墓

明代官至内阁首辅的杨一清来下邽,拜谒莱公祠,作诗感叹:半亩荒基数尺墙,宋家贤相表新坊。楼台不用生前起,祠宇能延没后香。未拨一丁真负国,纵为孤注已尊王。后人不建亲征策,和议终成祸靖康。

一代名相寇准

2009年为寇陵立碑纪念

寇准对家乡下邽有深厚感情。天禧二年(1018年)九月十三日,寇准返回下邽县,捐俸银二百两,整修渭南下邽慧照寺塔。方丈感其诚,请人把寇准画像刻制碑上,置于塔顶层。原碑现藏陕西碑林博物馆。

一代名相寇准

慧照寺

寇准当年被贬雷州途中,写诗怀念故乡:秋末楚云端,行侵苔藓斑。愁肠不厌酒,病眼岂逢山。远路有时到,宦游无处闲。却思清渭北,烟柳掩柴关。

故里乡亲将寇准与唐代著名的军事家张仁愿、大诗人白居易,一同誉为“下邽三贤”。冯玉祥将军出于敬仰之心,曾率兵在其陵墓周围栽了不少柏树。近年在墓冢北建有简易门楹,上书:“澶渊会盟彰忠肝裂胆;宰相无第见亮节高风”。其千秋功绩、清廉风骨尽在不言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33-231787-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 责任编辑 / 杨丽

  •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 终审 / 平筠
  • 上一篇:最好的家教 都写在这些对联里了
  • 下一篇: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2.4亿 我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