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融媒宣传下载
您当前所在位置:驻马店广视网>文旅>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机

千年古县 人文西平

时间:2019-02-28 08:37:41|来源:驻马店网|点击量:56850

 西平是一方有着五千年文明史、两千年建县史的厚重土地,是著名的冶铁铸剑文化之乡,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蚕神嫘祖的故里。10月19日、20日,驻马店文学艺术巡礼活动在西平举行。活动期间,西平县文广新局退休干部、西平历史文化研究专家谢文华介绍了该县悠久的历史及灿烂的文化——

千年古县 人文西平

西平棠溪源风景区。(资料图)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西平在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出现部落。

历代西平方志均述,这里古为柏皇氏遗族徙居地。炎黄时期,这里是西陵国的所在地。南北朝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里载:“西平县,故柏国也,汉曰西平。其西吕墟,即西陵亭也。西陵平夷,故曰西平。”

春秋时,这里是柏皇氏后裔的封地,称柏子国,简称柏国,为中华柏姓的祖源地。但在春秋战国五霸七雄征逐的那场战争中,周景王贵十四年(公元前531年),柏国先为楚国所灭,后又沦为韩国的属地。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后,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制,西平归属秦国颖川郡。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始设置西平县。后来,西平县称谓屡次变更。西汉末年(公元9年),王莽称帝,改国号为新,将西平县改称为新亭县。东汉章帝刘煜建初七年(公元82年)分封诸候,设置西平国。章和二年(公元88年)又恢复西平县。

东汉安帝刘祷永初二年(公元108年),西平县东部、上蔡县西部设置定颖县,历经魏、晋,至南朝撤废。南北朝时,其初属南朝宋国(刘)豫州汝南郡,后归北朝魏国。后魏分汝南郡设置襄城郡,分西平县设置武阳县,北齐时期改为文城郡。隋文帝杨坚开皇初年,又恢复设置西平县,废除文城郡。隋炀帝杨广大业末年,西平县称谓又废。

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621年)再设西平县。太宗李世民贞观元年(627年),将西平县并入郾城县。唐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分郾城县复设西平县,不久又废。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四年(761年),再设置西平县。此后历经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直至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以,西平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县,拥有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嫘祖文化影响深远

嫘祖文化,是西平厚重人文历史从古闪烁至今的星座。

西平县城西25公里处,有一个叫师灵岗的地方,西草河自西北蜿蜒而来,丘岭起伏处草长莺飞。这里便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董桥新石器文化遗址、“蚕神”嫘祖故里、嫘祖文化的发源地——古西陵国所在地。

作为中华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女性,嫘祖于远古时代在这里发明了植桑养蚕、缫丝制衣,结束了远古人赤身裸体、无衣可穿的蒙昧时代,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作为华夏人文始祖黄帝的正妃,嫘祖教民养蚕、丝织、制衣,推行天下,使植桑养蚕这一技术在中原地区推广传播,并随黄帝族势力范围的扩大逐渐传播推广到黄河两岸的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甘肃等地,演进成源远流长的丝绸文化,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而巨大的影响。

嫘祖和黄帝共同开创了中华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因为嫘祖,西平成为中国蚕桑丝绸文化的源头,在世界文化中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嫘祖又是一名女政治家,协助黄帝南征北战,平定蚩尤,定鼎中原,统一华夏。

嫘祖为黄帝“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司马迁《史记》语)姓氏研究表明,从母系角度来看,在中华民族120个大姓中,超80%的姓氏是黄帝和嫘祖结合衍生的后代。嫘祖在族缘和血缘上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西平是中华姓氏的祖源地。

柏皇氏在此建功立业

谈及西平县人文历史的源头,柏皇氏是绕不开的话题。

柏皇氏,也称伯皇、柏皇、柏篁、黄柏等。《帝王世纪》载:“伏羲之后,包牺氏没,女娲氏代立为女皇,亦风姓也。女娲氏没,次有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赫胥氏、尊卢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凡十五代,皆袭包牺氏之号也。”

从上述记载可知,柏皇氏是上古伏羲时代15代帝王中仅次于伏羲氏、女娲氏、大庭氏的一代帝王。宋罗泌《路史·前纪六》云:“柏皇氏……出扶桑之阳,驾六楷,以木纪德。”《易乾》云:“时乘六龙以御天。”以上记述中的“楷”、“龙”,即骏马。“六龙”指天子出巡之车驾。柏皇氏驾六龙,可见其地位非常显赫。

从有限的资料可知,柏皇氏第一代先祖为伏羲重臣柏芝,是伏羲早期封赐姓氏疆土的重臣。柏氏始祖柏芝恪尽臣节,辅助中华第一代人王伏羲治理天下,造书契、制嫁娶、结网罟,创天下第一图——太极八卦图,促进了华夏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后来,柏芝当上东方部落的首领,成为中华民族上古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柏芝睿智、勤劳,造福于民而无所求,深得百姓拥戴,被尊称为柏皇,开创了中华上古历史中的“柏皇氏帝”年代。

柏皇活动的区域以今天的西平县吕店、出山、师灵及遂平的“房邑”一带为中心,这也是西平在春秋战国时代被封为柏子国的缘由。近年在西平出山镇西北约1.5公里处一个叫老龙湾的地方发现的墓冢,传说就是柏皇氏的坟墓。

冶铁铸剑文化耀古今

千年古县 人文西平

棠溪宝剑。(资料图)

西平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境内有龙山文化遗址、东周灰坑遗址、战国冶铁遗址、宋代宝严寺塔、棠溪源森林公园等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

棠溪冶铁铸剑文化,是西平人文历史上的又一座丰碑。在西平西部山区,有一条岸边种满棠梨树的小河,每年春夏之季,棠梨花开,漫山烂漫,遍野芬芳,河以花名,故曰棠溪。这里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冶铁铸剑圣地。

据范文澜《中国通史》记载:“河南西平有冶炉城,有棠溪村,都是韩国著名铸剑处。西平有龙渊水,淬刀剑特坚利。”《吴越春秋》亦载:“棠溪在西平,水淬刀剑,特锋利,为干将莫邪所从出,亦名川也。”

中华先人们在这里开创了铁器文明,铸造出的棠溪宝剑“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革抉簠芮,无不毕具”。(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语)

众多历史典籍如《资治通鉴》《汉书》《太康地记》等也都记载西平“县出名金,古有铁官”,赞誉“棠溪之金,天下之利”,给予棠溪宝剑以极高的评价。明代诗人卫善诱写诗赞颂:“棠溪宝剑天下雄,欧冶干将人中龙。铸出名品擎天宇,一洗北郡万马空。”

棠溪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冶铁中心之一,至今在棠溪河畔还有冶炉城遗址及“铁炉合庄”等与冶铁铸剑有关的地名。这里有一座战国时期的冶铁残炉,被国务院评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

大铜器表演独具魅力

千年古县 人文西平

大铜器表演。(资料图)

西平大铜器是具有民俗特色的文化传承项目,历史悠久,流传广泛,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有记载的传承谱系至少有300多年,西平县民国县志《风俗篇》曾有“古已有之”的记载。

据考证,西平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大铜器的起源可能与先民们的狞猎和图腾崇拜有关。

大铜器表演时声音洪亮,响遏行云,穿透力极强。指挥者手持边鼓,腾、挪、跳、跃,将手中的边鼓舞得上下翻飞。击铙击镲者,时缓时急,亦庄亦谐,不时变换着队形,将手中的铙镲或对击或闷击,或传或撂或翻,再配以舞龙舞狮和各种“故事”表演,激情澎湃,场面宏大,气势磅礴,方圆几公里都能听到声音,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大铜器表演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顽强奋斗精神,具有很强的视听效果和欣赏性,被国务院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补记:

除了拥有上述的悠久历史及厚重文化外,西平还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文化——这里是董永与七仙女传奇故事的发源地,产生了牛郎织女故事的最原始版本。西平还拥有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文化,以国家重点文物宝严寺塔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孔子停车处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管鲍分金处为代表的诚信文化。西平有国宝级文物3处、省以上文物保护单位9处等,它们都是西平厚重历史文化的见证。

如今,西平人继往开来,传承创新,对传统文化日益重视。新开发的棠溪宝剑名扬四海,“嫘祖故里”成为西平的一张名片,大铜器表演走进北京、走进全国农运会……西平的古老文化正在得到很好的保护、开发和传承。相信经过努力,新时代的西平人将拥有更加绚烂的文艺之花、更加丰硕的文化成果。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33-231663-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 责任编辑 / 杨丽

  •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 终审 / 平筠
  • 上一篇:中国古老文化习俗!
  • 下一篇: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2.4亿 我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