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融媒宣传下载
您当前所在位置:驻马店广视网> 理论宣讲>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机

创新人才教育研究

时间:2017-04-20 17:23:10|来源:网络|点击量:16830

 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2017年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举行。中央文史馆馆员、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校长刘彭芝任该会会长,这次研讨会正是在她的发起和组织下召开的。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安家瑶,国务院参事刘燕华、马力、葛志荣、汤敏、钱颖一参事室副主任王红等出席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专家学者、教师等1200人参会。其中有600多人是人大附中及联合学校教职工代表。

研讨会就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综合培养、教育帮扶等三个主题开展研讨,并举行了中国人民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揭牌仪式。刘彭芝馆员全程主持、参与会议,并分别就各个主题发表讲话。

教育创新主题切合当前中国实际意义重大,相关内容概述如下。

一、中医药文化及推拿等中医养生保健手法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为此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将中医药作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在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的指示精神的同时,结合自己多年对中医的切身体会和深刻认识,刘彭芝馆员积极提出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在幼儿园和中小学普及推广中医药知识及养生保健手法”的倡议。2017年1月份和2月份,她以市人大代表身份联合18位人大代表共同向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提交了“关于中医药基础知识及推拿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的议案。同时,向国务院领导提出“关于中医药基础知识及推拿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的建议”,分别得到认可。

研讨会达成以下成果:

1.与会领导、专家、学者等一致认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落实党中央指示的重要举措和实际行动,也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新使命。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最成体系的一门国粹,它博大精深,是道与器、科学与人文、技术与哲学的完美结合。作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文化所蕴涵的思维模式、认知方式、价值取向、行为习惯、审美情趣等,都体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认为:“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也有助于帮助青少年提升健康素养,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刘彭芝校长强调:“我们应该把这个‘钥匙’交给学生,引领他们走进中华文明的殿堂。”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副所长李萍说:“学习中医药知识、感受中医药魅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学生的成长将有重要意义。”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终身荣誉会长、卫生部原部长张文康说:“开展中医药进校园活动,这不仅是普及中医药知识、应用中医药养生保健的现实需要,更是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一件大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参事刘燕华说:“将中医药引入校园,有助于潜移默化地将中华民族传统文明融入青少年的血液中,形成中华儿女的素质、底气和骄傲,使中国的教育改革打上‘华夏文明特色’这一鲜明的烙印。”

2.经过反复研讨、多方论证,与会领导、专家、学者等一致认为推拿等中医养生保健手法进校园切实可行,且实用必要,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中医药学是一门大学问,非常深奥、专业,考虑到幼儿园、中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刘彭芝校长提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可从普及推广中医养生保健手法切入。在她看来,中医养生保健手法是一种自然疗法、物理疗法,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适用于每一个人,既可保健强身,也可防病、治病,对于青少年常见的颈椎病(一般是脊柱侧弯)、头疼、失眠、假性近视等疗效明显。

会上,人大附中的师生做了《中医基础与保健常识》课程汇报与展示。一年多前,人大附中开设了这门中医课程。课堂上,老师侧重教给学生中医手法等实用的技术,并开发了一套简单易学的中医保健操带着学生做,效果非常好。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介绍说,近些年中医手法进军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基层的战士每天都要训练,非常疲劳。他们学习了中医推拿、穴位按摩等养生保健技术后,既有效缓解了疲劳,提高了战斗力,同时也可服务他人,增进了官兵的和谐、战士间的友情。由此,他认为在学校科学普及、推广中医养生保健手法同样是切实可行的。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付国兵教授以《校园里的中医推拿》为主题做了报告。在他看来,如何通过按摩、推拿等中医手法,使青少年有效保护视力、学会颈肩部的自我保健,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掌握的一项最基本的本领。

3.通过聆听中医药专家的报告、现场观摩体验中医推拿手法等,参会的校长、教师了解和感受到了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与中医手法的神奇魅力,激发了他们将中医药引进校园的热情和使命感。

为了让参会的校长和教师了解中医、走近中医,本次研讨会特别安排了一系列相关报告: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黄璐琦院士做《认识中医药》的报告,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做《坚定文化自信,致力中医药传播》的报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中医院院长杨明会做《中医文化进校园》的报告……同时,会议还邀请了脉象医学专家庄洪波、中医穴位专家王鲲、中医罐象学专家李雪松、中医“四腔五部”手法专家李彩真、中医推拿专家刘武做专题介绍和演示。

此外,大会还特意安排了一个环节,请台下的观众现场观摩、体验中医推拿手法。一位外地来的校长,在接受中医专家短短几分钟的推拿按摩后,顿时感到眼睛明亮、神清气爽、颈肩部轻松舒适,这令他难以置信,惊讶地发出了“太神奇了!太神奇了!”的慨叹。

这些报告和展示,深深地吸引了参会的校长和教师。不少校长非常振奋,跃跃欲试。他们表示,回去后,也要利用周边资源,把中医药这门国粹引进校园。

4.在此次大会上,人大附中联合总校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北育才教育集团与辽宁中医药大学分别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探索可借鉴、可推广的实施方案和经验模式。

5.在会上,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和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共同向全社会、特别是全国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园,发出了“中医药文化及推拿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的倡议。

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综合培养

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和培养是一件关乎国家发展、民族兴旺的大事情。在1月13日召开的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家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真正的教育公平不排斥卓越”、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要“深入实施‘拔尖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计划’和系列卓越人才计划”。这对于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走过30多年风雨的超常教育无疑是一种极大的鼓励和鞭策。

研讨会上,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国家英才计划负责人徐延豪对国家拔尖人才计划做了介绍及重要指示。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院党支书记、副院长尹民教授做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人才培养报告》,对中科大少年班的发展历程,经验教训,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了全面扼要的介绍。

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做了精彩演讲,他指出:“中国需要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创新人才,并不局限于科学家和企业家。这些人才不能依赖同一种教育模式,也不能从同一类教育机构中走出。创新人才的教育,需要创新的人才教育。创新的人才教育,一是需要创新的教育模式,二是需要创新的教育机构。”

科技部原副部长、参事刘燕华在讲话中强调:“公平不等于均等,均等并不一定公平。教育公平与卓越教育不是对立,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融通。这样才能实现百花齐放和百鸟争鸣的生动局面。”

刘彭芝校长介绍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人大附中30多年开展超常教育实验研究的情况,指出超常儿童是拔尖创新人才的一座潜在宝库,超常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拔尖创新人才需要早期发现、早期培养,需要形成小学中学大学贯通的培养体系,需要从国家层面加以政策保障。

最后,人大附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基地的负责人和教师学生进行了精彩汇报。早培基地成立于2010年,通过一系列深度改革,至今已取得一系列成效,几位早培班学生就自己所做的公益活动、科研项目等进行的介绍赢得与会人员由衷的赞叹。

三、人大附中、人大附中联合总校积极探索、创新教育帮扶模式

刘彭芝认为:人的生命有大小之分。小生命,蕴含在自己的身体内;大生命,则体现在人群和社会中。一所学校的生命也有大小之分。一所优质学校的校长,应该具有忧国忧民的教育情怀,帮助更多的薄弱学校提高水平,努力实现一所学校社会责任的最大化。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15年来,无论是担任人大附中校长还是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校长,她始终将推进教育均衡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2002年,刘彭芝带领人大附中迈出了教育帮扶的第一步。15年间,从河南、宁夏、四川、贵州等省(自治区)的老少边穷地区到北京远、近郊及市区教育薄弱区域,人大附中先后派出了二十多支优秀团队帮助二十多所学校提高了办学水平,并先后接收了近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留学生”;人大附中主导的“双师教学”项目已惠及重庆、内蒙古、河北、江西、甘肃等省(区)市200多所学校;人大附中发起成立的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已使全国70多万名师生受益。在十几年的实践中,他们探索出了名校集团化办学、远程资源共享多种成熟的帮扶模式。鉴于人大附中的突出贡献,2014年10月,该校被国务院扶贫办授予“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这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普通中学单位。

人大附中名校集团化办学是基于十几年的教育帮扶成果自然而然形成的。刘彭芝校长说: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优质学校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最有效、最可持续的方式,就是在区域内帮助周边的薄弱校提升办学水平,“孵化”出更多的优质学校。

从2003年起,人大附中通过合并接收、委托管理、承办新建校等,将周边的10余所薄弱校纳入了人大附中的办学体系,并向这些学校派出了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将先进的办学经验、教学方式等带到了那里。为了实现对这些学校的统筹管理,2012年9月,成立了人大附中联合总校,为优质教育资源的持续辐射和共享,进一步提供了体制、机制上的保障。目前,在联合总校体系内,仅北京的成员校就有人大附中分校、人大附中第二分校、人大附中朝阳学校、人大附中朝阳分校、人大附中朝阳实验学校、人大附中实验小学、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人大附中翠微学校、人大附中通州校区、人大附中丰台学校、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等10余所。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些学校已迅速发展为优质校或成长中的优质校。

在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教育帮扶实践和“双师教学“汇报会上,刘彭芝校长表示,人大附中和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将沿着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之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让更多的老师成为优秀教师,让更多的校长成为优秀校长,让更多的学校成为人民满意的学校。

四、以服务为特色,以研究为引领,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中国人民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举行揭牌仪式

2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宣告成立并在人大附中举行揭牌仪式。中央文史馆馆员刘彭芝作为院长出席会议并发表了讲话。国务院参事、研究院顾问刘燕华到会并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宣读了中国人民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成立的决定。据介绍,研究院隶属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联合学校总校,由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校长刘彭芝、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郭洪林出任院长。研究院的工作宗旨是立足实践,以经验和问题引发项目研究,并着力于为我国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的发展提供服务。

人大附中作为一所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学校,在教育家办学、教育教学改革等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人大附中联合总校作为一所基础教育体制改革实验校,在名校集团化办学、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成效突出。为了将这些经验和做法进行提炼、总结和推广,让更多的学校从中受益,中国人民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应运而生。研究院的工作宗旨是立足实践,以经验和问题引发项目研究,并着力于为我国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的发展提供服务。

刘彭芝作为在几十年教育教学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教育家,她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将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推广。

(作者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319-103490-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 责任编辑 / 刘钊

  •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 终审 / 平筠
  • 上一篇: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 下一篇:【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深入学习党史 汲取前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