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融媒宣传下载
您当前所在位置:驻马店广视网>外宣>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机

穆青的书房,搬进慕“青”的课堂

时间:2023-11-08 18:47:29|来源:大河网|点击量:3014

 穆青的书房,搬进慕“青”的课堂

顶端新闻记者 朱琨 张逸菲/文 宋亚猛 孔昊 时硕/图 辛壮 韩新宇/视频

从一个人的初心到更多人的初心,从穆青的书房到更多慕“青”人的课堂,一个书房的特别搬迁完成了。

穆青的书房,搬进慕“青”的课堂

穆青书房

在父亲去世的第20个年头,穆晓枫来到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图书馆。父亲穆青的书房,已经在这里安家。书桌、椅子、书柜以及1000余本藏书,宛如当初的模样。又像穿越了时光,在接踵而至的参观者和埋头苦读的学子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父亲人走了,书房搬来了,在书房里的故事也留下了。”

穆青的书房,搬进慕“青”的课堂

穆青照片(翻拍)

他的书房,搬回了家乡

穆青的书房里,最显眼的,是一张手工打制的书桌。

1989年,68岁的穆青在这张书桌前,为人称“老坚决”的河南宁陵植树劳模潘从正写了一篇碑文和挽联。几十年间,穆青一直与“老坚决”一家保持联系,彼此间早已结下深厚的情谊。

即使对“老坚决”的身体情况有了思想准备,但听到噩耗,穆青难掩泪水,“我想为‘老坚决’再做些什么,送他一程。”

穆青的书房,搬进慕“青”的课堂

穆青写下的“勿忘人民”

那几日,穆青在书房一待就是好久。他面色沉重,沉默地思索着,写了又写,改了又改。写定后,又工整地誊抄了一份,并叮嘱儿子穆晓枫很多遍,“要找个好石匠。”

河南宁陵县万庄村苗圃里,矗立着穆青和潘从正两人合栽的泡桐树,树下是新立的一个青灰色的石碑,背面刻着500余字的碑文:

“他千辛万苦栽培的苗圃和防护林,历经劫难,几起几落,但他没有气馁。他说:‘他毁,俺栽。他再毁,俺再栽。俺是为国家,为子孙后代!’”

“他默默奉献的一生,是我国一代农民的风范,他为国家为人民缀网劳蛛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

…………

“他给‘老坚决’写的碑文,同时也是写给了他自己。”穆晓枫说。

穆青的书房,搬进慕“青”的课堂

穆青的书桌

又是在这个书房里,穆青完成了对《十个共产党员》一书的汇集,焦裕禄、王进喜、赵占魁、任羊成……这些榜样的力量激励了几代人。他曾在1994年5月的日记中写道,“作为一个记者,我一生中能写出十个共产党员的形象,虽然少些,但可能流传后世,也足以安慰了。”

穆青的书房,搬进慕“青”的课堂

穆晓枫和爱人参观穆青书房

他把书桌,安在了大地上

穆青是中原的儿子,他身上有着河南人共有的质朴和真诚,尤其是中原土地上最普通的农民朋友。他六访兰考、八下扶沟、八进辉县、四到宁陵、两上红旗渠……一个个生动立体的精神英雄跃然纸上,让更多中国人认识了他们。

很多人都说,穆青应该是那“第十一个共产党员”。用尽一生为新闻事业持续奔走,广袤的大地上,留下了他笔耕不辍的身影。

建在清凉山半坡和岩底的解放日报社,边区老工人赵占魁成为穆青开启记者生涯的第一个采访对象。二十多天体验式的采访,土窑洞的土炕,是穆青写稿的书桌。

解放长春的前线,八月十五中秋节,穆青苦守一夜,抓到了难得的战争瞬间,他生动地把节日气氛下两军对比强烈的画面记录下来。现场的围墙上、行进车里的靠背,是穆青的书桌。

开封的旅行社、北京家的被窝里,他头靠墙蜷缩着,双手端着焦裕禄的稿子修改……双腿和膝盖,是穆青的书桌。

穆青的书房,搬进慕“青”的课堂

穆青照片(翻拍)

他在一张张“书桌”前完成创作,而“书桌”前的读者,也由此认识了人民记者穆青。时任河南日报高级编辑的张惠芳自穆青退休直至其离世,20余年间,对穆青进行研究,最终出版《人民记者穆青传记》一书。

张惠芳说,第一次见穆青,他正在开会。一句“记者就是要深入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深入下去,才能有好线索”让她记忆犹新,也让她更加坚定,一定要把这本书写好。

穆青在新闻岗位上耕耘了50年。退休后,他仍带着抱憾的心,到一个个现场完成对老百姓故事的一场场追采、补采。然后,他再坐在书桌前,还着心里欠下的一笔笔“债”。

这“债”,是稿债,也是“情”债。就如同穆青作词《金缕梅·黄山抒怀》中写的:赤子深情终未改,欠多少父老相思债。鬓堆霜,丹心在。穆晓枫说,正是因为他采访过,他知道谁是典型的共产党员,他知道中国真正的脊梁在哪儿。“他想把这些人的故事继续写下去,更完整地记录下来。”

穆青的书房,搬进慕“青”的课堂

穆青展一角

他的精神,通过书房延续

今年9月底,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19岁的大二学生张瑞加入了穆青展的解说团队,入选后,他第一次仔细地、端正地参观了穆青的书房。

他以为自己离穆青很远。之前,他对穆青的了解,仅来自播音员齐越朗诵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直到假期期间,他与姥爷罗新民闲聊,才得知1988年穆青四下扶沟的时候,姥爷和他见过。

那年,罗新民任扶沟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在县委小招待所召开的座谈会上,他清楚地看见,年近70岁的穆青,衣着朴素,裤管上还星星点点粘着一些拍打不掉的泥。

“他没什么架子,拉着农民的手,一头花白的头发,笑容慈祥豁达、谈吐稳重干练。”罗新民记得,会后穆青一行人还冒着寒风大雪,查看道路两旁的塑料大棚。

得知蔬菜在春节期间就可上市,远销东北华北各地区,穆青十分高兴。他对县里同志说,如果扶沟发展成一个大的蔬菜市场,就可使当地经济再上一个台阶。

如穆青所愿,现在,扶沟的“南北绿韭”“天御红”被评为全国蔬菜十佳畅销品牌。扶沟县成为蔬菜强县,蔬菜不仅销往省内外,更走出了国门。

“我们何其有幸,在穆老的书桌旁,学做新闻人。”张瑞说,“学习穆青精神,到火热的新闻现场去,到老百姓身边去。我们的条件更好了,也意味着应该到达现场更快、报道方式更多、深入触角更广。”

穆青的书房,搬进慕“青”的课堂

穆青照片(翻拍)

穆青的书房离京赴汴,张惠芳直呼太好了!她希望借由穆青的书房,让新一代新闻人了解穆青精神。

穆青曾对家人说,自己是从河南开封走出去的,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家乡学子成才。

从开封到开封,父亲的书房回到了家乡。穆晓枫说,“书房是一种符号,希望新闻人对穆青精神的追求,一直在路上。”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263-304284-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 责任编辑 / 韩堃

  •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 终审 / 平筠
  • 上一篇:【每日一习话·乌镇“网事”】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
  • 下一篇:央媒观豫丨央视《焦点访谈》关注河南文旅产业创新发展:当文化遇见旅游,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