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融媒宣传下载
您当前所在位置:驻马店广视网>外宣>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机

中原农谷蹲点报道之一 | 一个“80后”种了 1700亩地

时间:2023-09-21 10:14:06|来源:河南日报|点击量:4435

 开栏的话

去年4月,省政府印发《“中原农谷”建设方案》,在新乡打造种业创新高地。一年多来,这座农科“芯”城建起“四梁八柱”,创新探索了一系列建设新路径、新模式,科创资源、产业集聚效应显现。

连日来,本报记者走进高标准农田、预制菜企业、种子公司、农机企业等,实地感受中原农谷的发展脉动。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振杰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亚伟

有人说“‘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1981年出生的薛卫波却种了1700亩地。

秋收将近,一场雨落在中原农谷核心区——平原示范区。9月20日清晨,家住师寨镇苗楼村的薛卫波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点开智慧农业云平台,通过摄像头看看高粱地、玉米地和大豆地的情况。没有出现倒伏,薛卫波放心了,又通过农田间布设的小气候监测设施,查看未来几天天气预测情况。

薛卫波种地忙中有序。他在手机上就能看到土壤墒情和病虫害发生情况,缺水缺肥了,手机上轻轻一点,水肥一体机自动配比、喷灌,喷防则采取无人机作业。除了拌种之类的碎活儿需要雇临时工,其他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

2021年,在外经营农资的薛卫波看到发展现代农业的广阔前景,决定回家流转土地。种了一辈子地的父亲第一个反对:“你在外面干得好好的,回来种地是不是倒退了?”薛卫波耐心劝导:“这些年我干的工作也算农业,咱先种500亩地中不中?”

“新农人”说服了“老把式”。那年冬天,薛卫波种的小麦绿油油的,长势喜人,父亲为之骄傲,逢人就说:“不让他种他非种,结果种得还不赖。咱种地看到虫才打药,人家直接用无人机防虫,不服不行。”

遗憾的是,薛卫波的父亲不久后因病离世,没能看到小麦丰收。把土地出租给薛卫波的乡亲们每亩地拿到1300元租金和300多元分红。

2022年4月,省政府出台《“中原农谷”建设方案》,提出要打造要素共享、协调创新、具有独特品牌优势的“中原农谷”。家处中原农谷核心区的薛卫波更加坚定种好地的信心,又多租了600亩地。得益于“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模式,薛卫波也能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中原农谷的主要受益者就是我们,以前浇水要雇人,现在智能灌溉设施免费用。今年我又扩种了600亩。”薛卫波坦言,节约成本只是一方面,规模化种植挣的钱主要是增产部分。

薛卫波道出增产秘诀:“以前种地靠经验,现在种地靠数据。”新乡市气象局业务科副科长李彤霄介绍,ZY1700型宇宙线区域土壤水分自动观测仪立在地头,根据近地表宇宙射线快中子强度与土壤含水量呈反比原理,可以无污染连续检测土壤墒情。此外还有虫情监测、苗情监测等多台设备,提供精准数据。

“精准数据是自动化的前提。”河南数智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院相关负责人李楠森说,该公司研发的良田合杆,让像薛卫波一样的新农人种地更简单——分布在地里的良田合杆可以独立“思考”,如需浇水便通过数据传输协议给附近的喷灌设备发出浇水指令,甚至哪一片地需要单独浇水,它都会给无人机画出精准的作业路径。

薛卫波今年准备再多租1000亩地,他说:“父亲如果知道我把地种得这么好,一定会更为我骄傲。”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263-300486-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 责任编辑 / 戴琰

  •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 终审 / 平筠
  • 上一篇:文明交流互鉴 发展共创未来
  • 下一篇:央媒观豫丨央视《焦点访谈》关注河南文旅产业创新发展:当文化遇见旅游,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