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融媒宣传下载
您当前所在位置:驻马店广视网>外宣>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机

“星光豫亮 精神长青”系列调研报告之二 | 精神之渠永奔流

时间:2023-08-28 10:16:25|来源:河南日报|点击量:5527

   

制图:王坤源

“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10月在安阳市考察时的讲话

一条渠能流向哪里?能流向2046平方公里的山川土地,也能流向一代又一代人的内心深处。

60多年前,林县县委带领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气概,绝壁凿石,穿山越岭,历时10年建成红旗渠,一举改变了当地吃水难的局面,留下了一条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更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星光豫亮 精神长青”系列调研报告之二 | 精神之渠永奔流

山渠无言,但精神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丰富内涵、升华价值,在与时俱进中不断焕发新的光彩,发挥巨大力量。

红旗渠畔热土上发生的变化,便是生动注脚。

“星光豫亮 精神长青”系列调研报告之二 | 精神之渠永奔流

红旗渠青年洞航拍。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阿娜 摄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谢建晓 薛世君 丁新科 杨之甜

  从散到聚 团结协作培育行业新生态

8月底的清晨,暑气渐退,太行山深处的林州市石板岩镇,一辆辆大巴排队入谷,打破了这里的宁静。

“今天还要安排结束实训的中学生返校。”林州市太行山写生产业协会会长杨凯忙着安顿客人,这里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全国各地画家、美术生前来创作、写生,已成为全国三大写生基地之一。

杨凯2006年退伍后,干过司机、公司职员等。兜兜转转还是回到家里,接下父亲的产业,开起家庭旅社。

一开始并不顺利。出山进镇只有一条窄路,交通不便,怎么吸引游客学子?

在上级部门支持下,通往石板岩镇的林石公路升级改造完成,一举打破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为了留住这群有着特殊需求的群体,当地因势利导,一条服务写生的产业链条悄然形成。

“星光豫亮 精神长青”系列调研报告之二 | 精神之渠永奔流

红旗渠青年洞,学生们来此研学。 林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杨凯回忆,刚开始村里人不懂怎么接待,各家写生基地条件参差不齐,甚至相互压价,学生们颇有意见。杨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和几个年轻人张罗商户们成立了写生产业协会,定标准、评星级,倒逼商户改造设施,提升服务。“冬天有暖气、四季有热水、人身有保险”,标准立起来、市场旺起来,全链条服务让来自全国各地画家、摄影家、学子们安心创作。杨凯说:“红旗渠能修成,靠的是团结协作,写生产业不断上台阶,还得靠团结协作。”

目前,石板岩镇发展写生基地141家,建成东方美术馆等多家高端美术馆。今年暑假,该镇每天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中国写生基地”也成为林州新名片。

  从无到有 创新拼搏书写创业新传奇

红旗渠畔从来不缺“拓荒人”。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伟就是其中一位。

2010年,李志伟脱下军装,返乡创业。一年多时间里,他跑了国内外几十家企业和设计院所,最终锁定了电子级玻纤纱和电子布这个国家支持建设的电子材料高新技术产业。

“星光豫亮 精神长青”系列调研报告之二 | 精神之渠永奔流

光远新材生产车间里工人正在忙碌。刘晓明 摄

“这个行业技术门槛高,一个山区县城,无区位优势、远离产品市场,想做成几无可能。”业内专家的一致意见,给前来拜访的李志伟泼了一盆冷水。

“再难能难过修渠?”回到林州,李志伟不仅没有退缩,还在红旗渠畔立下壮志:“做,就要对标一流、比肩国际。”他反复上门与业内顶尖专家沟通,最终达成共识,共同组建光远新材项目团队,只用12个月就实现了年产3.6万吨电子纱项目点火投产,创下国内外同行业项目建设速度新纪录。

2015年,光远新材研制出单丝直径4微米的C1200电子纱,并生产出1037超薄电子级玻纤布,成功打破国外企业在超薄型产品上的垄断。一时间,“光远造”超薄电子布供不应求。

十年磨一剑,一年一台阶。光远新材紧跟形势研发出5G低介电电子纱,并在今年投产了年产8000万米5G用超薄电子布产业化项目。

“这个产业从无到有,再到现在成为林州的主导产业,靠的就是不断创新和不停拼搏。”李志伟说,截至去年年底,企业已获境内专利授权155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在玻纤行业筑成新的“红旗渠”。

  从破到美 攻坚克难塑造城乡新面貌

华灯初上,位于半山腰的林州市黄华镇止方村开始热闹起来,这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谁能想到,八九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道路“四头堵”、污水到处流的小山村。红旗渠干渠穿村而过的止方村,有山有水有林有田,为何守着聚宝盆,日子却过得紧巴巴?

2014年,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郭青松,下定决心改变这一切。他带领群众先从修路、拆除圈棚、开通天然气等基础活儿干起,一干就是三年。主干道打通了,渠东路拓宽了,绿化树种上了,有了改变,村民心气就顺了。

2019年,争取到上级资金支持的止方村,开始对全村进行外立面和街道大改造。4个月后,强弱电入地、雨污分流、背街小巷硬化、建筑外立面改造……止方村脱胎换骨,露出江南女子般的俏丽模样。

但这并非终点。

“好环境能当吃还是能当喝?”村里老汉一句不经意的话让郭青松陷入沉思。是啊,环境虽然改善了,可老百姓的腰包还没鼓起来。

他带领村“两委”干部前往浙江莫干山等地考察,通过多次外出学习,决定利用村里现成的资源,分层次打造民宿。“老房子保留太行民居味道,新建筑有新建筑的风格。”郭青松解释。几年过去,止方村民宿发展迅速,不但实现本村居民就业,还带动周边村民就业。

曾经,修渠人把生命与水渠融为一体;如今,每个人用自己的拼搏抒写着新的故事。

“星光豫亮 精神长青”系列调研报告之二 | 精神之渠永奔流

林州市现代化新城。秦天云 摄

在红旗渠经开区,修渠人后代侯斌担任助企“店小二”,有求必应,有呼必达,服务分包企业;在红旗渠纪念馆,红旗渠林虑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青年干部牛琳琳精心培训讲解员,服务国内外游客,让红旗渠精神散发“青年味儿”。

时光的脚步走到今天。

沉淀池内的碧水如玉带,V形滤池内水流哗哗作响……8月25日上午,天气晴好,站在林州市第三水厂高处,西看是白云绕顶的太行山,东望是林州全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水正是通过这里,为林州市民带来源源不断的优质水。今年年初,南水北调安阳市西部调水工程全线完工,林州人喝上了清冽甘甜的丹江水。

这是历史性的变化。从因水而困到向水而生再到因水而兴,读懂红旗渠,读懂发生在林州热土上的奇迹,便读懂了共产党人赤诚为民的情怀。

“共产党并不曾使用什么魔术,他们只不过知道人民所渴望的改变。”70多年前美国记者白修德和贾安娜在《中国的惊雷》一书中这样评论。

红旗渠有形的源头是浊漳河,而无形的源头则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美好生活,便是奋斗目标。红旗渠的故事,正在继续。

  记者手记

  一渠润人心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薛世君

在林州市采访,聊得越多,看得越多,便越有一种强烈的体会——不仅有一条有形的红旗渠在太行山间奔流,更有一条无形的精神之渠在林州人心上奔腾。

那突出表现为一股劲,一股拼劲、干劲、韧劲。

听太行山写生产业协会会长杨凯聊起协会的成立历程,聊到写生产业的良性发展,印象最深的是那句话——“既然选择走这条路,不管多难都要干下去,都要干成干好。”说这句话时,这位“85后”创业者的脸庞上写满坚毅。

“大干小困难,小干大困难,想想更困难。”林州市黄华镇止方村党支部书记郭青松的这句话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听他聊起村庄发展历程和思路,明显能感到一股不服输、能吃苦、敢担当的韧劲。

今天的李志伟已是林州市年轻企业家中的佼佼者,但在10年前创办光远新材时,很多人并不看好。生在红旗渠畔的李志伟,发扬敢闯敢干、不怕吃苦的精神,从零做起,把不切实际变成了实际,光远新材成长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电子玻纤民营企业。

想起之前采访过的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特聘教师周锐常,他说红旗渠带给林州人的,不仅是一条渠,更是一种敢想敢干的自信、一份气壮山河的心胸、一种干什么就要干成的精气神。

的确,这条渠滋润了土地,更滋润着人心。

  一线讲述

  当好新时代红旗渠护渠人

□红旗渠灌区管理处合涧渠管所所长 张学义

我叫张学义,是一名护渠人,好多人都叫我——“渠三代”。我爷爷叫张运仁,是1960年第一批上红旗渠的人,是为了救别人牺牲的。我奶奶“狠心”把我13岁的父亲张买江送到渠上,奶奶临走时说:“买江,不把渠修好就不要回来见娘!”为了奶奶这一句话,父亲6年没有回家,成了年龄最小的红旗渠建设者。2008年,我到合涧渠管所工作,成为一名护渠人。

我们所共有25名工作人员,主要工作就是服务老百姓农田灌溉用水,随叫随到。父亲常对我说,渠修好了,一定要护好渠、管好渠,服务好老百姓用水。

影响红旗渠安全运行的最大隐患是渠道堵塞。每当汛期来临,我们全员在岗,保持24小时手机畅通。2016年7月19日,林州发生特大暴雨,我们发现红英南分干渠周边山体滑坡,堵塞了渠道。渠下方住着1000多名群众,如果不及时疏通渠道,洪水冲到山下,会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我迅速指挥所里同志兵分两路,一路协助群众转移,一路通知上游排水减压泄洪,同时冒着大雨清理塌方。49公里长的渠道,我们只能打着手电,依靠双腿来传递信息。经过6小时奋战,渠道终于疏通。连续3天,我们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但当暴雨过后,群众专程到渠上慰问我们时,我觉得我们做的一切都值了!

作为新时代红旗渠护渠人,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保护好生命渠,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之甜 整理)

  专家点评

  红旗渠精神与时代同行

□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陈晓萍

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为了解决吃水用水的问题,在太行山上的悬崖峭壁、险滩峡谷中,用一锤一钎一双手,苦干10年,凿出了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形成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红旗渠精神。这一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有着深刻的时代内涵,历久弥新。

红旗渠的兴建彰显了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红旗渠于1960年上马,当时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而“引漳入林”是一个跨境引水的大工程,当时,林县县委一无经验,二无技术,三缺物质资金,风险很大。但他们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充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全面分析历史发展大势,主动谋求发展机遇,于危机中育新机,修成了红旗渠,实现了人民对水的梦想,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县面貌。

红旗渠精神彰显了坚持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的社论中都写道:没有林县县委的领导,就没有红旗渠。正是以杨贵为代表的共产党干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奋斗目标,付诸执政行动,正是基层党组织的积极作为,把分散的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形成了巨大的合力,带领群众最终修成红旗渠。

红旗渠精神彰显了实践的品格。红旗渠10年“战太行”的成功实践,极大增强了林县人民的信心和胆量,在实践的历练中,林县人民把红旗渠精神融入血脉,升华为文化品格,潜移默化为推动林州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续写了“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发展篇章。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之甜 整理)

“星光豫亮 精神长青”系列调研报告之二 | 精神之渠永奔流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263-298480-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 责任编辑 / 金涛

  •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 终审 / 平筠
  • 上一篇:学习原声·聆听金句|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 下一篇:央媒观豫丨央视《焦点访谈》关注河南文旅产业创新发展:当文化遇见旅游,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