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规划引领 加快编制步伐
市城乡规划局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近阶段,市城乡规划局按照市委城市工作会议要求,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成立领导小组,多举措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步伐,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逐步融入具体规划工作中。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实现城市良性水�环,确保水生态安全。
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城中看海”现象频发。目前,我国99%的城市都是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从管道里集中快排。强降雨一来就感觉多大的管道都不够用,而且许多严重缺水的城市就这么让70%的雨水白白流失了。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公布,给出了海绵城市建设“时间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一个5年目标,一个15年目标,海绵城市将随着时间表逐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要坚持“生态为本、自然循环,规划引领、统筹推进,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为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步伐,市城乡规划局及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规划专家、技术人员对全市海绵城市建设情况摸底调查,结合我市实际积极做好海绵城市建设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将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融入具体工作中。一是加快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的步伐。综合评价海绵城市建设条件(城市降雨、土壤、地形地貌、经济社会发展等),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管控要求,其中编制范围为《驻马店市总体规划(2011~2030)》确定的驻马店中心城区范围,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85平方公里,研究范围扩展到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等。二是确定海绵城市近期建设的重点区域,划定市中心城区20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选取小清河、练江河、开源河等雨洪资源利用潜力较大的河道流域,开展生态修复工程。三是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其中的刚性约束指标,合理规划排水体制、雨水分区、管渠系统布局,建立区域雨水排放管理制度。四是识别山、水、林、田、湖等生态基本条件,提出需要保护的自然生态格局及对建设用地布局的约束条件,明确保护与修复要求,优先保护自然生态。五是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作为城市规划许可和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系统地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各相关专项规划中。六是对老城区应从实际情况出发,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为突破口,结合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有机更新等工作同步推进;对规划新城区,直接规划建设满足海绵城市要求的城市基础设施。七是利用海绵型城市原理,推进生态园林建设,优化城市绿地布局,构建城市绿道系统。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八是市政道路必须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来设计。雨水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传输,经预处理后引入道路红线内、绿地内,并通过设置在绿地内的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设备进行处理。九是广场、公园、街头绿地、小游园、人行道等一律按照海绵型城市的要求进行提升改造。采用透水铺装,选用耐水湿、吸附净化能力强的乡土植物,汇聚雨水、蓄洪滞涝、补充地下水、净化生态。十是鼓励有条件的建筑小区把屋顶绿起来,在滞留雨水的同时起到节能减排、缓解热岛效应的功效。
加强规划引领,统筹有序建设。市城乡规划局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步伐,严格把好规划审批关,兼顾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力争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从而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逐步实现“水清、岸绿、无污染”的目标,让市民不在“城中看海”,取而代之的是满目绿色、处处花开鸟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252-103373-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