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融媒宣传下载
您当前所在位置:驻马店广视网>热点>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机

探寻中华文明远“骨”之音|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

时间:2023-07-16 21:49:58|来源:大象时政|点击量:9922

探寻中华文明远“骨”之音|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

位于漯河舞阳的贾湖遗址是距今9000年至7500年的新石器时代前期重要的代表性遗址,其考古成果被确认为“20世纪全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和“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今天就跟随我们的记者去贾湖遗址博物馆探寻远古之音。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郭婷:剪刀手!它呢叫叉型骨器,是古时候专门用来祭祀用的,9000年前的潮流饰品,骨饰耳环,代表了先民们对美的追求,大家看我身旁的这两件7孔骨笛,仔细看每一个音孔的旁边都有刻划的痕迹,经考古人员证实,贾湖骨笛的制作呢,都是一次成型,刻划后直接钻孔,没有二次修改的痕迹,这呢也显示出了9000年前的先民高超的制笛工艺。

贾湖遗址阿岗寺遗址保护中心主任 武艳芳:明显它是先进行计算的,我们说骨笛发现了有两孔五孔六孔七孔八孔不等,孔数的不一样,它肯定中间的测距出来的音阶啊肯定是不一样的。

贾湖遗址共出土骨笛40多支,都是由鹤类的尺骨制作而成,经过专业人员对七孔笛进行测试,用斜吹的方式可以吹奏出七声音阶,这一发现有力推翻了所谓的中国七声音阶外来说,把中国乃至世界的音乐史推进到了9000年前。

(2001年出土7孔骨笛测音视频)

贾湖遗址阿岗寺遗址保护中心主任 武艳芳:这是《沂蒙山小调》,虽然说在地下埋藏了9000年,它依然能够吹奏出我们的现代乐曲,而且听上去跟我们今天的七声音阶不差丝毫。

多彩的精神追求离不开丰厚的物质基础,贾湖遗址不仅拥有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的七声音阶骨笛、最早的文字雏形之一契刻符号,还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起源地之一。

贾湖遗址阿岗寺遗址保护中心主任 武艳芳:这个小的黑色的颗粒是炭化稻米,那么它就证明9000年前我们淮河上游地区已经开始把野生稻驯化为人工栽培,他们的餐桌非常丰富,有肉食的、有植物的等等,所以说贾湖人的身高就非常高,男人的身高1.97米,女人的身高有1.78米的。

博物馆借助数字科技,让我们对贾湖先民的餐桌有了更丰富地了解。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郭婷:来!一起通过AI科技和8000年前的先民连个线,昆!

AI:您好我是昆。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郭婷:你们吃什么?我们会去水里捞鱼捞蚌,还会去林子里打猎,甚至可以捕到扬子鳄。

贾湖遗址历经八次发掘,发掘总面积3000平方米,出土文物近6000件。乐器制作、农业耕作、结网捕鱼等,不断刷新着我们对贾湖先民的认识。今年9月份将启动贾湖遗址第九次发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188-295417-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 责任编辑 / 刘洁琼

  •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 终审 / 平筠
  • 上一篇:电厂里建起蔬菜工厂,这里的小番茄成“固碳能手”
  • 下一篇:遂平克明面业:以党建引领绘就党群互促“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