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融媒宣传下载
您当前所在位置:驻马店广视网>热点>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机

多措并举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权威访谈丨发挥工会优势 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访省总工会副主席、党组成员周红霞

时间:2023-06-23 10:32:20|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点击量:12945

□本报记者 王绿扬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要求“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强调要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显著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工会组织如何帮助提高劳动者素质?怎样破解职工家庭生育养育后顾之忧?6月20日,本报记者专访了省总工会副主席、党组成员周红霞。

问: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请您谈谈全省工会系统在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方面有哪些具体做法及成效。

答: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各级工会责无旁贷、大有可为。

紧紧围绕河南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制造强省建设,锚定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的目标,全省各级工会着力打造万名中原工匠方阵、万家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矩阵,上下联动叫响做实万项职工技能竞赛品牌,为广大职工建功立业搭建广阔舞台。

万名中原工匠方阵引领“技能豫军”。启动万名工匠人才培养选树计划,联合省人社厅每年选树命名30名“中原大工匠”,推动各级工会培养选树多层级工匠队伍。目前已构建起以4名“大国工匠”为引领、157名“中原大工匠”为中坚、1700名省辖市及省行业系统大工匠为骨干、1.3万名县级大工匠和重点企业工匠为主体的中原工匠方阵。

万家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矩阵助力创新驱动发展。全省各级工会共建设各级各类创新工作室1万余家,参与职工7万余人。开展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建设,2021年以来,通过创新工作室联盟平台孵化创新项目1.49万个,实现经济效益30多亿元,培训技术工人30万余人。同时,大力推进工匠学院和工匠实训基地建设,全省16家工匠学院成为高技能人才的“孵化器”。

万项职工技能竞赛推动千万职工技能提升。每年省总工会直接组织开展100项以上的省级产业工种(项目)职工技能竞赛,各省辖市工会组织开展1000项以上市级职工技能竞赛,全省县级工会和重点企业开展1万项以上技能竞赛,推动职工全员参与技能培训和技能竞赛,打造职工技能提升、建功立业的新赛道。

问: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减轻职工家庭“养”的负担,河南工会做了哪些努力?

答:近年来,我省各级工会组织以“幼有所育”为目标,着力在优化人口发展战略上发挥工会作用,着力推动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积极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加强女职工生育权益维护监督,积极落实《河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推动各级工会联合人大、政协等有关部门开展女职工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劳动保护等专题调研及督导检查1500余次,及时妥善处理侵犯女职工权益案件,切实保障女职工的生育权益。

积极促进母乳喂养,大力开展工会爱心母婴室建设。3年来,全省各级工会累计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建成工会主导的爱心母婴室1729家,其中250家被评为省级工会示范爱心母婴室,在细节上彰显出对年轻妈妈的关心关爱。

托育、托管服务让“你上班,我带娃”成为现实。一方面,扎实推动用人单位提供托育服务,帮助看护3岁以下婴幼儿,联合相关部门印发《推进用人单位提供托育服务工作方案》,目前全省建成托育机构5091家、托位26万个;另一方面,推进工会爱心托管班建设,帮助照顾3岁以上儿童,5年来共开办工会爱心托管班1681班次,覆盖适龄儿童6万多名,托育、托管服务的“官方带娃”模式,让孩子开心、家长放心。同时,鼓励用人单位创建家庭友好型就业场所,女职工的生育保护友好、照护支持友好得到较好实现。

下一步,全省工会系统将持续做好劳动者素质、技能水平提升等工作,积极回应职工群众新需求新期待,在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方面作出工会应有的贡献。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188-294013-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 终审 / 平筠
  • 上一篇: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河南再添一条全国“最美农村路”
  • 下一篇:遂平克明面业:以党建引领绘就党群互促“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