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融媒宣传下载
您当前所在位置:驻马店广视网>活动>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机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驻驻媒体记者零距离接触汝南非遗项目

时间:2017-09-28 10:45:57|来源:驻马店广视网|点击量:33318

【驻马店广视融媒讯】(记者 武帅)9月27日下午,由驻马店市委网信办、市文广新局主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大型宣传采访活动走进汝南县。采访团先后探访了汝南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梁祝传说”、“罗卷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麦草画”。

微信图片_20170928104833.jpg

梁祝传说起源于汝南境内,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祝英台男扮女装与梁庄去梁山伯结拜兄弟、同赴红罗山求学、同窗三载、十八里相送、楼台相会、化蝶双飞,这一段段流传千古的的悲剧爱情故事,在梁祝故事发生地的汝南县马乡镇、大王庄乡、和孝镇、三桥乡从古到今一直在广泛流传。在当地也流传着很多梁祝故事的民谣、歌谣。由于西晋时期暴发“八王之乱”,汝南位于西晋中原腹地,人们为避战乱,四处迁徒逃生,梁祝故事也随之不胫而走,传遍全国。梁祝故事发源地至今保留有全国独一无二的梁祝墓,大王庄境内红罗山书院、和孝镇梁祝结拜的曹桥遗址、祝庄、梁岗、红罗山书院、三个十八里三角位置的原遗址,沿革至今,仍然存在。这也验证了著名学者钱南扬、冯沅君、顾颉刚、黄朴等人提出的“梁祝故事就发生在地点相对集中的地理环境中,方园不过百里,人物不过二三”的论证,并且他们首肯“梁祝故事传说以河南为中心,渐次向风物圈周围扩张”的观点。

微信图片_20170928104816.jpg

“罗卷戏”在汝南县已有360多年的历史,它们不仅是我国众多剧种中两个风格独特、古老稀有的民间传统剧种,也是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它们曾对推动豫剧、越调、曲剧等诸多剧种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后,“罗卷戏”逐渐从戏剧舞台上消失。一是一九五八年修建宿鸭湖水库时,卷戏的诞生发源地一一燕亭方圆数十里内的村庄被分散迁移,罗卷戏完全失去了它们赖以生息繁衍、存在发展的环境。二是罗卷戏与迅猛兴起的新兴剧种豫剧、越调、曲剧等相比,它粗犷豪放、激昂高亢的唱腔风格和单调的吹管乐演奏形式变化不大,缺乏创新和竞争力。三是随着岁月的流逝,罗卷戏艺人相继谢世,传承断代、后继乏人。目前,汝南县会演唱和演奏罗卷戏伴奏乐器的民间老艺人在世的仅有几人,他们都已年逾八旬,随着时间的推移,罗卷戏这两个古老稀有的民间传统剧种随时面临着人亡歌息、彻底灭绝的形势,其恢复和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现状堪忧,急待抢救和保护。

微信图片_20170928104755.jpg

微信图片_20170928104826.jpg

麦草画制作技艺源于民间,它利用民间自然资源麦秆,经过熏、蒸、烫、漂、剪、烙等几十道工序,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在保持麦秆自然光泽和纹理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国画、版画、剪纸、烙画等各种表现手法,巧妙制作成古朴、典雅、富丽堂皇的精美手工艺品,为我国民间艺术的百花园增添了一枝奇葩。 麦草画画面采用精致材料作基板,浓重的色彩作底衬,整体画面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表现内容取材广泛,上取帝王将相、流云飞月;下取庶人百姓、花草虫鱼,形象表现不拘一格,形神兼备、惟妙惟肖,显示出独特的艺术效果,可与汴绣、苏绣媲美。2000年,汝南麦草画被河南省旅游局指定为《旅游产品定点生产企业》,2002年又荣获了第九届中国专利技术博览会金奖和河南省第三届民间艺术节金鼎奖,同时还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国际认证。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184-148334-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 责任编辑 / 徐冲

  •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 终审 / 平筠
  • 上一篇:“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大型宣传采访活动走进泌阳县
  • 下一篇:驿城区刘庄村10亩桃子成熟摘不完 市民采摘1斤1元